瑪嘉莉達與天庫卡邁奧(Tinku Kamayo)和婦女

 
在安第斯山下的天庫卡邁奧(Tinku Kamayo)(當地土語是指群策群力)的手工藝坊,旨在保存傳統的紡紗業。

瑪嘉莉達·拉米肋茲·德莫肋諾(Margarita Ramirez de Moreno)是普世博愛運動的志願成員(volontaria),也是一位手工藝品企業家。在阿根廷(Argentina)卡塔瑪卡(Catamarca)的聖母瑪利亞地區晨曦學校(scuola Aurora di Santa Maria)拿到第一個文憑。這所學校已有35年歷史,由阿根廷政府資助,最主要是提供挽救某些傳統工藝技術的教育,保存凱楚阿文化(quechua)的象徵。

我在位於安第斯山下聖母瑪利亞地區的一個具有濃厚土著風俗卻非常窮困的地方出生。我是卡查奇斯(calchaquies)的原著民,已婚,育有7個子女。我在晨曦學校接受培育達12年,除了學習書寫閱讀和編織外,我還學會實踐合一的靈修精神。

2003年,面對嚴重的失業問題,我開設一家紡織廠,提供紡織造車間,要說服原著婦女操紡織業真的很困,因為她們一直被歧視,另外,她們要渡河才能到紡織廠,每天要走相當遠的路程。

此外,我們的設備簡陋,然而,她們每人逐漸樂意拿出自己的東西,例如空餘時間、一些毛線或這種傳統藝術的技能,但問題是要發動那個昂貴的機器。一天,我得不得坐便車,我很坦白告訴司機我這個擔憂,他告訴我他懂得紡紗的機器,我問他,你可以辦到嗎?他說:可以!你有能力付多少就多少!

還有其他的障礙,我們工作的車間被迫搬遷,同時最熟練的技工又辭職,其中一位女工問道:發生這一切是否表示我們要放棄?這也道出了我們人人心中的疑慮。在搬遷的過程中,我們找到一張聖母聖相,我覺得挺有意思,並建議其他人一起訂立一個盟約,我們每天以愛的心態工作,彼此相待。

之後,我們獲得一些捐助,可以購買物業和設備,於是就誕生天庫卡邁奧,意思是群策群力。創業之際我們只有8人,兩年後增到18位技工,不斷增加生產。

目前,我感到已成為大型計畫的一部份,涉及許多卡查奇斯的原著民。我們重新發現自己的身份,藉此帶來希望,文化得以發揚,為我們和其他人提供就業機會,發揮我們民族最原始的文風。

現在我們再不感到卑微,反而有利於社會,更有能力表達我們的想法。

2006年布達佩斯志願成員節(Volontarifest)的見證

另外可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