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圭:五臟俱全的國家

 
位於阿根廷和巴西兩國中間的烏拉圭是南美洲一個小國,卻是太平洋的綠洲。1958年合一的理想已傳到烏拉圭,在信仰、文化、人們與組織之間展開不同的對談途徑。

烏拉圭正式的名稱為烏拉圭東岸共和國,三百五十萬人口。這個小國家位於南美洲兩個大國中間即阿根廷(Argentina)和巴西(Brasile)。烏拉圭名稱的由來源自『瓜拉尼語』,烏拉圭河名『畫鳥的河』,延伸到西部的邊境。烏拉圭的土地起伏不平,却有綠茵的草地,穿越著無數河流,還有沿海岸廣闊優美的沙灘。烏拉圭的民風熱情好客。從18世紀末已有大量移民湧入,如意大利、西班牙、少數的來自德國、法國、瑞士和非洲。人人都感到烏拉圭是自己的家,與其他居民混和融合,和諧共處。

烏拉圭人既友善又親切,基本上很融洽,富強烈的批判性,愛辯論、文學、藝術、足球,非常愛國,又很重視家庭與友情。他們具深厚傳統的民主精神。

1726年立國,以蒙特維的亞(Montevideo)為首都,目前這個首都如人的幅度五臟俱全,百分之四十的人口居住在首都。1950年代末葉基督家庭運動(Movimiento Familiar Cristiano)的創始人伯鐸·理查斯神父(Padre Pedro Richards)在羅馬認識盧嘉勒(Chiara Lubich )。他在一次參加運動的大會上邀請盧嘉勒到烏拉圭,盧嘉勒無法抽身,請身在巴西的第一位男核心成員馬爾谷·特茲拉(Mareo Tecilla)代替她。1959年1月12日,馬爾谷向一群人講述普世博愛運動的起源(la storia degli inizi dei Focolari)。其中一位在場的年輕建築系學生吉列爾莫·平內魯(Guillermo Pineyro)成為烏拉圭普世博愛運動第一位成員。

同年4月,馬爾谷和特倫托初期成員之一李雅(Lia Brunet)一起再赴烏拉圭。1963年設立第一個普世博愛運動中心( focolare ),1967年又設第二個。

總之,普世博愛運動的生活已傳到其他城市,如聖何塞(San José)、卡內洛內斯(Canelones)、杜拉斯諾(Durazno)、枚察德斯(Mercedes)、塔誇倫博(Tacuarembó,)、薩爾托(Salto)、弗羅里達(Florida)、派桑杜(Paysandú)、特雷塔伊特雷斯(Treinta y Tres)等。

1960年代末葉,卡內洛內斯的青年獲得穩定鞏固的培育,於是希望興建一座福音小城,如同第一座在意大利盧比亞諾(Loppiano)國際性的福音小城。這個夢想卻日後在阿根廷得到實現。這些青年重修那座由嘉佈遣修會所捐贈位於大草原上的修院。就是今天我們所認識的李雅永久瑪利亞之城(Mariapoli Lia)。

1968年,在烏拉圭舉行首個瑪利亞之城,經過時間的推延,紮根於福音生活的成員逐步誕生,又與其他宗教人士接觸,尤其是在首都的猶太教徒,他們屬於南美洲最大的猶太教團體之一。另外又與其他基督宗派交流,如路德宗、聖公會、循道會、亞美尼亞教會等,當然也包括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士。事實上,烏拉圭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只有百分之五十五的人口自稱為天主教徒,許多都屬於不知論者。

1980年,當地的《新城》(Ciudad Nueva)雜誌出版社也創刊。自1985年起也在巴拉圭發行,刊登有關巴拉圭運動的消息。1994年,一個培育中心,盧嘉勒以『塘鵝(“Il Pellicano”). 命名的瑪利亞之城中心動工。2003年,烏拉圭國會內三個不同的政黨聯合推薦左丹尼的一本書,因而發現大家之間有許多共通的價值。於是在當地誕生『政界合一運動』(Mppu Movimento Politico per l’Unità)。2008年10月在烏拉圭國會大樓的立法廳擁擠得水泄不通,舉行『非宗教性的寺廟』的聚會,以紀念與感謝剛去世幾個月的盧嘉勒。

在『社會性共融事務』(CO.DE.SO.) 的民間團體誕生之前,普世博愛運動已開始一些關懷不幸的貧窮人士,然而2000年,在蒙特維的亞大主教的要求下,普世博愛運動在首都其中一個最貧窮地區發起一個名為『新生活』(Nueva Vida)的社會性行動。透過合一神恩,『與』當地居民『一起』工作,擴大服務的範圍,更促進與當地區其他組織合作的網絡。

目前,烏拉圭普世博愛的成員與附屬成員約9.000人,許多烏拉圭人已經與合一的神恩接觸。

 

另外可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