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歐洲的根基

 
宗教改革源自德國,為此大公合一運動的對話為該地普世博愛運動總是當前的挑戰。

1990年東德西德統一後直到今天,人口高達八千一百萬,是歐盟(Unione Europea)中人口最稠密的一個國家,更是歐盟的創始國家之一。在國民生產總值的比較中,德國算是世界上其中一個經濟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已發展出一種紮實健全的議會民主政體。

由於過去納粹黨獨裁的統治與40年來東西分裂的慘痛歷史,給德國人民留下強烈深刻的影響。此外,德國也是宗教改革崛起的國家之一,所以新教在德國強大與普及,並且跟天主教會與東正教會一同經歷了教會分裂的痛苦。與此同時大家卻逐漸發現彼此的差異,實則為一份豐盛的財富,因爲能夠令基督徒生活的見證更覺鮮明有效。

超過三萬名德國人自稱為普世博愛運動的朋友。其中約五千位包括成年人、青年與兒童,定期參加家庭、青年的不同組別;或參與特定主題或興趣的聚會。普世博愛運動(Movimento dei focolari)與德國首次的接觸要追溯到1955年。不久後,立陶宛天主教會的主教奧圖·史普貝克蒙席(Mons. Otto Spülbeck)和柏林的阿爾弗雷德·賓舒樞機(il cardinal Alfred Bengsch)要求普世博愛運動的創辦人盧嘉勒女士(Chiara Lubich)派遣一些核心成員到東德去。由於東歐缺乏醫生,便給外籍的醫務人員開放門戶,於是普世博愛運動成員中既有德國又有意大利籍的的八位醫生到達柏林和立陶宛,當中也有盧嘉勒初期的一位同伴藍德雅(Natalia Dallapiccola),她與盧嘉勒在特倫托開始普世博愛運動。普世博愛運動的靈修精神從該處相繼也傳遍其他的東歐國家,尤其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

既然宗教改革源自德國,為普世博愛運動而言,大公合一對談(il dialogo ecumenico)是首要的工作。

從一開始,德國普世博愛運動的特色就是也與福音派的基督徒接觸(例如兄弟會,達姆斯塔特(Darmstadt)的瑪利亞修女會)。1960年代,他們與不同教會的信徒和領袖多次會晤。從那一刻直到目前,不同教派的基督徒都在德國普世博愛運動的不同組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們從中找到對自己生活的啓發,並激勵他們促進與加強基督徒之間的合一。

不同教派的基督徒之間所建立的個別交往便開始發展成聯合舉措與積極的共融歷程。其中一個就是位於奧斯堡(Augsburg)附近奧瑪玲的基督徒合一生活中心(Centro di Vita Ecumenica di Ottmaring)。中心的創始人和領導都是兄弟會(Fraternità di vita comune)度共同生活的成員和普世博愛運動的成員,這個合一的中心約有120位居民定居,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屬於這個中心並參與中心的生活。歐洲的青年把握夏日時機,在福音小城生活一段時間。基於奧瑪玲大公合一的經驗,在1999年舉行『共建歐洲』的行動,已連結起逾300個教會運動和團體,來自基督教福音派、天主教會、東正教會、聖公會和許多自由教會。

另外,其他普世博愛運動中心又設於索林根(Solingen)和茲沃侯(Zwochau)。

此外,隸屬於普世博愛運動的成員也致力與其他宗教信徒(dialogo con credenti di altre religioni)和沒有宗教信仰人士(con persone senza una fede religiosa)進行交談,大家合力謀求和平、公義和參與社會性的舉措,成爲實現這種對談的共同平臺。

在普世博愛運動的經歷中,盧嘉勒身邊總會出現某些人物,給整個普世博愛運動的發展帶來重要的貢獻,其中一位就是德國主教韓民立(vescovo tedesco Klaus Hemmerle1929-1994)。

他大力推動普世博愛運動合一神恩在神學上的發展,使之誕生,並茁壯成長。他定期參與『天父學院』(Scuola Abba)跨學科研究中心的聚會。此外,他又開始一種大公合一靈修的歷程,與來自全球不同國籍與教派的主教一起在合一靈修中獲得啟迪。

在韓民立主教去世十周年紀念的場合上,德國普世博愛運動設立一個獎項,每兩年頒發給傑出的人物,在阿奎斯關納(Aquisgrana)韓民立主教的精神推動下,成為『橋樑的建造者』,致力在教會之間、宗教之間和不同信念人士之間展開對談。其中一位得獎者是東正教宗主教巴爾多祿茂一世(Patriarca Bartolomeo I)。

照片欄目

另外可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