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各個民族與文化薈萃之地

 
西班牙鄰近非洲,又位於地中海與大西洋的要衝,於是成為各國、各民族與文化的薈萃之地,肩負可達成的任務——在異同中令合一變得有形可見。

西班牙歷史悠久,西元前218年在羅馬帝國統治期間,為在西班牙定居已有幾個世紀的凱爾特人(celtiche)和伊利亞比人(iberiche)在文化和領土的統一上奠定了基礎。無奈居住在西班牙西北部的巴斯克人(basco)卻沒有受此影響。從拉丁語演變成不同的方言,包括卡斯蒂利亞語(castigliano)是全國官方語言,加泰隆語(catalano)和加利西亞語(galiziano,),再加上巴斯克語(basco)成為另外三種地區級官方語。隨後的幾個世紀,囘教勢力幾乎征服整個半島。由於回教跟基督信仰和猶太教等文化同時並存(因爲他們雜處一地),所以提供了有利條件,讓阿拉伯古老的科技和文化與知識的遺產能傳入西方的基督徒社會。

目前,西班牙的社會都有顧及這些不同的文化,並且受憲法保護,然而仍然存在無數的挑戰有待解決,例如:國家與各自治區的緊張張力。最近幾年西班牙的社會在經濟與民生上有飛躍的發展,但現在卻遭受時下經濟與社會危機所帶來的打擊。

1959年,普世博愛運動的意大利籍核心成員皮爾魯·帕索里尼(Piero Pasolini)到達巴賽隆拿,他這樣表示:「這個國家的人民熱愛天主。我認為天主對這個國家有一份特殊的愛!」隨後,西班牙全國各地不同年齡的人士都被合一的神恩(spiritualità dell’unità)所吸引,在索爾索納(Solsona)、塞奧迪烏赫爾(Seo d’Urgell)、阿維拉(Ávila)紛紛舉行瑪利亞之城的活動……。某些運動的先驅曾經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並留下不可磨滅的烙印,僅舉幾例,如意大利籍的農梓阿天娜·奇倫托(Nunziatina Cilento)與基諾·博納迪曼尼(Gino Bonadimani)和阿根廷籍的瑪加利大·巴沃斯(Margarita Bavosi)與卡魯斯·卡拉里亞(Carlos Clariá)。

多年來普世博愛運動福音化的生活在許多的社會與文化層面上落地生根,於是成立了『政界合一運動』和附屬共融經濟計畫的企業(imprese che aderiscono)。1964年已出版盧嘉勒的第一部著作《默想》,並發展出版事業,推出兩部《新城》雜誌,以加泰隆語(catalano)和卡斯蒂利亞語(castigliano)發行,以及出版衆多不同領域的系列叢書,包括靈修、神學、初期教會的教父著作、見證等。

目前西班牙約有兩萬五千人以不同的方式生活合一的靈修。

普世博愛運動在西班牙的生活和發展有兩個里程碑, 盧嘉勒在1989年和2002年曾兩度探訪西班牙。第一次是適逢在孔波斯特拉的聖地牙哥舉行的世界青年日,她向成千上萬的青年講解其中一次的教理講授(una delle catechesi)。盧嘉勒第二次訪問西班牙期間, 參觀那些深深影響著她的偉大神秘家的故鄉,如聖女大德蘭和聖十字若望的家鄉塞哥維亞(Segovia)與聖依納爵羅耀拉的故鄉曼雷沙(Manresa)等。盧嘉勒在蒙特塞拉特(Montserrat)的隱修院斷言:「各個運動都能獻出福音化和神恩性清新活力的榜樣……;而這些運動又可以從您們保存著不少智慧和經驗珍寶的獻身生活見證中學習。」她又在那次的旅程中向普世博愛運動的所有成員提出一個挑戰說:「為西班牙而言,必須專攻合一,因為西班牙本身已存有區分。」(正由於多樣性的民族、文化與方言)。

於是,在赫羅納(Girona)阿羅城堡(Castell d’Aro)興建「洛雷托」(Loreto)福音小城( “Loreto” a Castell d’Aro (Girona) e “Castello Esteriore”)和在馬德里興建「外在城堡」(Castello Esteriore)福音小城,加強了大家願意互相瞭解和彼此為對方而生活,並懷著大家都同屬一個大家庭的心志。「外在城堡」很快成為全部人相聚的地方,清楚地見證了差異中的合一與合一靈修典型的多樣性。

2011年普世博愛運動會長傅瑪利與協同會長方樂德(Giancarlo Faletti)探訪西班牙(visita di Maria Voce),會長舊話重提說:「西班牙是由每一個不同的民族所組成,大家都擁有某些東西可以為所有其他人貢獻出來」。她勸勉人人彼此成為對方的一份禮物,恰恰因為每人都有其自身獨特之處。

照片欄目

另外可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