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賓舒(Peter Bundschuh)

 
天主要先於司鐸聖召 (生於1942年,卒於1966年7月7日)
2

彼得·賓舒是瑞士蘇黎世地區的一位青年,出身名門望族,既聰明又敏銳。他是60年代其中一位新青修生,即生活普世博愛運動靈修精神的新一代年輕修生。

彼得進入蘇黎世修院後便認識到盧嘉勒的理想。由於他很好奇認識這個很新鮮的神恩,決定離開他的出生地到意大利盧比亞諾國際性福音小城體驗生活,以幾個月的時間來反思與加深瞭解合一的靈修精神。恰恰在那些年頭(1965-1966)位於意大利托斯卡納上崗上已落實福音化的生活正全速發展。

兩年來已落實的生活經驗令彼得的生活起了徹底的變化,尤其是他參加在羅馬為有興趣深入認識普世博愛運動的修生而主辦的聚會中,他被第一位神父核心成員施梵諾·葛拉(don Silvano Cola )的話說打動。他談到在意大利中部弗羅西諾省安納因尼(Anagni)的修生,他們不能以司鐸為生命的理想,無他的,因為他們可能還未有當上神父已魂歸天國……。彼得表示:「那麼,我也明白天主必須成為我唯一的理想。」1966年7月4日,盧嘉勒問候這個剛誕生的福音小城的居民,其中她提到:「你們絕對不要請求任何人,也許連聖人也不用求。你們要去為所有人付出自己。若你們持之以恆,定能體會到福音說話的真實性。例如:『施予比領受更有福!』(宗20:35)。你們要恒常活在喜樂中,你們人人都要成聖!」

彼得深受感動,他仍然在盧比亞諾給盧嘉勒去信:「為我唯一重要的是天主。我願意為祂而活……。無論在城市或在修院;在歐洲或其他地方,我都已準備就緒付出自己,來克服每一種隔閡。」

事實上,天主……,其實連彼得本人多年來躊躇去預備當神父,卻已經準備妥當,天主的計畫卻要他於24歲便返回天主的身邊。在他晉鐸的前幾天,因一宗嚴重的交通意外而喪生。

1966年7月7日那天兩位男核心成員與他一起上路,其中一位很肯定彼得真的完全依從盧嘉勒的話去做,他說:「當汽車翻側後,彼得坐在後排,為此更容易移動。彼得還有時間做幫助他人的動作,不料另一輛汽車猝至。他確實愛到最後一刻!」

一位新青修生很感動,想到彼得已經準備晉鐸,確認說:「彼得並非功虧一簣,甚至死亡也不可阻隔他達到他唯一的理想——天主!」

彼得切實的基督徒生活推動他在任何財富之上選擇天主,甚至司鐸聖召,成為一個被公認的標記。盧嘉勒把全球的新青修生交托給彼得,如同『主保』一樣。

評論的守則(500)

 

Feedback

  1. Antonio Aliffi

    Io l’ho conosciuto personalmente nel 1965-66 a Loppiano. Peter era veramente di una generosità incredibile, sempre pronto a tradurre in tedesco per chi sapeva poco italiano, o a spiegare qualche pagina difficile di filosofia o di teologia. L’ho visto sempre sorridente (come lo mostrano queste foto) e nella gioia che fiorisce dall’amore vissuto. E’ un vero modello per i gens!

    回复
    • Nico Tros

      Passando a Loppiano, ho visto Peter solo per un attimo; si trovava su un balcone di una casetta e ho notato un suo particolare sorriso. Poi dopo ho sentito molto di lui dai due focolarini che erano con lui in quella macchina nel loro viaggio da Zurigo e Freiburg in Bresgau (Germania). Peter è rimasto sempre vivo nella mia mente.

      回复

另外可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