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瑪利亞之城:以愛更新社會的標記

 
全球各地所舉行的瑪利亞之城有助於鼓勵人人積極進取,相信用愛可以改變社會,建造一個更合一的世界。
1

全球各地許多城市所舉行的瑪利亞之城猶如一個七彩繽紛的網絡,緊密地相連。普世博愛運動一年一度的瑪利亞之城,分別在各地舉行,從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到南美洲的玻利維亞;從中東的馬其頓到美國。每個瑪利亞之城都各具特色,又有不同的主題,但卻懷着同一份精神,以普世手足之情為根基,旨在建設一個更公平、更美好的社會。讓我們環遊一週,開開眼界。

俄國:烏拉爾山脈的心臟斯拉亞賓斯基(Celiabinsk)所舉行的瑪利亞之城充滿濃厚的家庭氣氛。參與者的背景不同,能力有別,卻人人平等,各展所長,製作出非常精彩的節目。

芝加哥(美國):我們的回教朋友不惜在齋期,不能喝又不能吃的情況下,遠赴來參加那天特別有關各大宗教交談的節目。回教的家庭更分享他們愛近人的經驗,包括一對回教夫婦;一位猶太教丈夫和天主教妻子。

馬其頓的瑪利亞之城具國際性和不同信仰的明顯特色。他們揀選了「弟兄是另一個我」的主題加深認識,馬上讓大家達到共融。青年與成年;回教徒;東正教徒和天主教徒;馬其頓人和阿爾巴尼亞人,甚至那些自高索瓦(Kosovo)遠渡而來的。加上當地自然優美的景色,大家一起散步,進行體育活動等,成了大家打開心靈,分享層出不窮生活體驗的好機緣。

立陶宛:「讓我們成為橋樑」的口號綜合了立陶宛的瑪利亞之城。首道橋樑就是與敍利亞建立起來,邀請大家每天的『時間暫停』,為和平祈禱;又為戰爭的居民籌款,籌得約450歐元(差不多是11位人士參加瑪利亞之城的費用)。其實,他們還建起新式多樣的橋樑,包括不同語言與文化,參加者包括立陶宛不同的種族亞斯東尼(estoni);肋東尼(lettoni)和立陶尼(lituani)。他們老一輩用俄語作共通語言來溝通,克服了語言分歧的障礙,而年輕的則採用英語。

印尼:地球的另一面亞洲,在印尼日惹(Yogyakarta)舉行瑪利亞之城;合一絕不被不同語言所阻攔,125位參加者分別操當地語言、華語和英語。

為此,全球各地的城友或多或少都活出這份非凡的經驗。在任何一處都可以重覆應用建基於福音愛的原則。事實上,阿根廷的瑪利亞之城以「更新社會的一個經驗」作主題,強調改變社會是可行的,卻要由我們先在自己的環境開始,在小事情上盡忠,無論小孩或成年人都能經驗到愛可觸摸的;喜樂的;真實的,具體的不同特質。

評論的守則(500)

 

Feedback

  1. Günter Wollinger

    Ihr Lieben, die Ihr diese Homepage beschickt und übersetzt. Ganz herzlichen Dank für die aktuellen und informativen Berichte. DAnke für Eure wertvolle Arbeit.
    herzlichst Günter

    回复

另外可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