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有關藍德雅•達拉皮格拉(Natalia Dallapiccola)的傳記

 
藍德雅被譽為第一位跟隨盧嘉勒踏上合一歷程的成員:也是在冷戰時期把合一的理想帶到東歐的先鋒:她更在普世博愛運動中孜孜不倦推動各大宗教交談的工作。

編寫有關盧嘉勒的第一位同伴藍德雅傳記的作者瑪提爾德·高嘉璐(Matilde Cocchiaro),在序言的開端寫著:「我抱著戰戰兢兢的心情著手編寫這個傳記,有點步步為營。」藍德雅(Natalia Dallapiccola)在普世博愛運動的歷史中佔有一個獨特的位置,正如盧嘉勒( Chiara Lubich)也指出,倘若沒有遇上一位像藍德雅的人,也許無法開始一種以福音為根基,如此革命性的生活,天主早已安排好。

盧嘉勒曾給她一個綽號“Anzolon”,特倫托的方言就是指『大天使』,正是由於藍德雅對所有人鍥而不捨的愛,從一開始就是這樣徹底地生活。

在前共產集團,鐵幕的國家後藍德雅傳揚合一理想是功不可滅。另外,藉著她的才華與精力,在各大宗教交談(interreligious dialogue)的領域上耕耘了30年,一直到她離開塵世。

日本佛教立正佼成會的主席庭野先生(Nichiko Niwano)也在序言上確認說:「多年來,藍德雅一直在外面與普世博愛運動之間肩負著『敞開窗戶』的任務……從中能深入明白到她的思想內涵與關愛。她引用一句古語:『認清過去,開拓未來』,意思是借鑒歷史,檢視傳統,從而能獲得一種新穎的智慧。總之,我沒有別的心願,只祝願藍德雅這部傳記,成為邁向未來的一種寶貴的指引。」

2008年4月1日,即盧嘉勒去世的18天後,藍德雅也步著盧嘉勒的後塵,魂歸天國。從四方八面傳來許多的嘉許與感謝。其中一位是耶路撒冷的猶太教經師大衛·路森說:「我與藍德雅有一份深厚的交情。我會永遠緊記她可愛與高尚的情操……。』

印度教索馬雅·巴哈拉提亞團體(Somaiya Bharatya)的善提拉爾·蘇瑪雅(Shantilal Somaiya)和卡拉·雅卡亞(Kala Acharya)和拉莉塔·藍左絲(Lalita Namjoshi)也表示:「『我們懷念可敬的藍德雅。她來到我們的學院參觀,尤其是她平靜祥和的舉止,令我們的對談見面更具實效,得到發展。』

來自斯克皮爾(Skopje)代表馬其頓回教團體的阿茲而·瑟曼尼(Azir Semani)直接對藍德雅說:「謝謝你經常伸出手來!……我們完全接受你的邀請:『願眾人合而為一』。天主透過你提醒我們彼此相愛和信任。我們回教徒感到很榮幸可以一起走向一個合一的世界,就是得到你愛的降福。」

布拉格榮休樞機兼普世博愛運動主教朋友的負責人米洛斯拉瓦·韋克蒙席(mons. Miloslav Vlk)也這樣見證:「我真的可以說藍德雅真的是我們東歐地方合一理想的母親。她的一生很少高談闊論,只把那從盧嘉勒所獲得神恩的光照反映出來,給我們傳遞著神恩的深度。」樞機又說:「1968年,藍德雅到達離開捷克6公里以外的塔提拉山(Tatra)舉行第一個瑪利亞之城。大家都假裝度假,以避免員警的注意。大家步行很長時間,然後,她停下來,跟我們分享……。她所講的都是真實的生活見證。每個人都被她完全如同聖母的那份純樸所打動。她的愛具說服力,因為既自然又超然。」

作者總結說:「藍德雅沒有留下一個紙上談兵的生平,她總是主動去愛,為每一位近人付出自己,所以我嘗試重新勾劃出她的特點,尤其是她身為盧嘉勒初期同伴那份不可代替的貢獻,他們都與盧嘉勒一同生活在運動肇始時期。我有幸吸取到一些非常珍貴的靈修思想。她往往只用一張紙條,寫下一兩句話,我從那些與她一起工作的人手中收集得到,加以整理,忠於原著。」

評論的守則(500)

 

另外可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