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賓至如歸

 
解救一位青年遠離毒品;向有需要的媽媽和孩子開放自己的家;陪伴病人等,都是杜馬格特普世博愛運動團體的最大努力,彼此像一家人一樣去生活。

20141013-01盧嘉勒(Chiara Lubich )給我們留下家庭精神的遺產,向人類開放。這是我們杜馬格特(Dumaguete)本地團體的大憲章。杜馬格特是菲律賓(Philippines)維薩亞斯(Visayas)中部的一個地區。這裡發生許許多多的事情,讓我們體會到這一點。

我們獲知一個媽媽和她孩子的情況,她們需要一間房子住上一段時間,我們也不知道她們要住多久。我們不計後果,向她們敞開家門。為了能給她們最好的款待,我們準備了所有的東西,想方設法多理解她們原籍國家的文化。她們到這裡一個月之後,我們意識到這將是一份巨大的挑戰,我們不得不改變很多生活習慣。雙方都還記得從前的不愉快經歷。

那個媽媽很緊張,滿心怨憤,懷疑天主的愛;而孩子則越來越不安分守紀、又使用暴力,很任性。當事情變得實在讓人無法忍受時,我們祈求十字架上的耶穌(Jesus on the cross),祂好像在說:「如果你們不愛我,誰還會愛我呢?」這句話給了我們勇氣繼續往前。

我們明白到必須要和他們好好談一談,這樣才能更具體地去愛們,譬如:煮些他們最愛吃的菜,或做些最適當的活動。我們覺得讓孩子上學、給媽媽找些小小事情做是很重要的。於是,我們盡我們所能,每個人都提供了一些工作機會,通過財物共通我們設法支付一些費用,如孩子的校服。有幾個人甚至在媽媽工作時間,輪流幫她照顧孩子。這是一個喜樂滿盈的源泉,他們也接受邀參加團體成員的生日和派對,找到了朋友的圈子,他們很快就說覺得‘在家裡’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因為大家的關愛,他們開始承認天主的愛。那個媽媽有機會開始一種新的生活,還租了一間公寓,我們一起幫忙裝修,他們能夠自食其力了。

另一件事是關於一對夫婦。丈夫被診斷為癌症晚期。家裡只有太太有穩定的收入,但當治療一開始,他們就陷入了貧困。團體嘗試具體地去愛他們。不僅僅給予經濟援助,而且還花時間試著去瞭解怎樣照顧像他這樣的病人。當他臥床不起時,安貧方濟各會(Congregation of the Poor of St Francis)的修女提出每天送聖體給他。我們自始至終陪伴這對夫婦度過此次變故。在葬禮上,團體負責禮儀、教堂佈置和葬禮儀式,充滿了強烈的家庭氣氛。

一些成年人和年輕人一起準備活動時,我們女兒的朋友正好來我們家。看到成年人對年輕人的想法感興趣,並表現出如此大的尊重和信心,她覺得很罕有,這在她所處的環境中是件不尋常的事。她告訴我們,在遇見新青(gen 運動裡的年輕人)之前,她的生活是『一團糟』。 她上課不認真, 且吸食毒品。在某一時刻,我的女兒——她最要好的朋友,去了另外一座城市學習,但其他新青還是和她保持密切的聯繫。現在,我們已接納了她,她也開始慢慢有所改變,連在學校裡的表現也進步了,甚至停止吸毒了。

評論的守則(500)

 

另外可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