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皈依的時期

 
這是一段皈依的時期,最主要是從我們的自我中解脫出來。讓我們遵循德國亞琛已故主教韓民立(1929 – 1994年)的幾點看法,有助我們善度四旬期。

Klaus_Hemmerle_Bishops韓民立(Klaus Hemmerle)在盧嘉勒身邊擔當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他給那些追隨合一靈修的主教介紹共融的生活。以下是摘自1998年在羅馬新城出版一部韓民立(Klaus Hemmerle)主教的著作,名為《萬物中的光明》(La lucedentro le cose)其中的幾段文字。

「我們的生命即使在聖洗後,一次而永久地產生徹底的皈依,但我們所有的人仍不斷地需要悔改。儘管領洗過的人,沒有與天主隔絕的情況下,生活對他的要求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誘惑仍很有可能將他束縛於自我內,因此只有獨一無二的聖言使得領洗者獲得基督的恩寵,不致隨波逐流,被改變,以致破滅。我們內的天主性生命的創傷需要不斷的治癒。」(第82頁)

「『寬恕我們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耶穌是個現實主義者。祂知道我們的軟弱。祂從不判斷,也從未說過:無論你過怎樣的生活,都是一樣的。祂召叫我們去悔改,去皈依,常常重新開始。祂寬恕我們,並邀請我們去寬恕別人。如果我們的生活沒有不斷的皈依,那麼我們和祂的友誼也就落空了。」(第73頁)

「今天,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十字架在等待著我們去背負,但必須在這一天背負起來!否則是十字架來背負我們。然後,我們會感到完全被迫、受到折磨、徹底崩潰,而我們永遠也不會意識到這是讓我們失去動力的十字架。可是如果我們自己有勇氣背起這十字架,就可以成為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第89頁)

「門徒們看到耶穌身上偉大而又強有力的天主德能,卻無法找到祂。他們必須俯首至地,去觀察塵土,耶穌就在那裡,給屬於祂自己的人洗腳。自我給予、屈尊就卑、服務別人、對人類的需要等陳詞濫調,雖有成熟的意識,但卻成為最小的、棄絕世物、完全給予的持久性、不顯山露水、內斂隱藏等所有這些品質,與天主的燦爛光輝絕對無關,反而存在於我們向天主呈上的獻禮和朝拜聖體最深核心處。」(第101頁)

「有人像我一樣,仍舊每次失敗,除了依靠天主的寬恕而生活之外,別無他法。然而,這份寬恕在手足情誼的諒解中才可證實。這是天主寬恕的本質,能振作團體,使我們在團體中與慈悲相連,讓我們更加自由和簇新。這樣我們可以成為天父的兒子,即是與在他們中間那唯一的主一起。」(第74頁)

評論的守則(500)

 

另外可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