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團體走訪盧比亞諾和亞西西:一次心靈和思想的相遇

 
普世博愛運動的印度教朋友在盧嘉勒出生的地方意大利北部停留了兩天之後,又來到盧比亞諾和亞西西。羅伯托·卡塔蘭諾(Roberto Catalano)寫下這次訪問的過程。他是普世博愛運動各大宗教交談的協同負責人。

我們的印度教與基督信仰的代表團帶著兩個動機在盧比亞諾進行訪問。他們希望探索和加深對上智大學的認識,因為大學能提供非常原始的經驗。同時,他們還希望一起紀念十五年前,給「運動」贈送一幅聖母瑪利亞畫像。這幅畫是印度教藝術家的作品,現在掛在小城的天主之母聖堂內的一面牆上。
與上智大學的教職員和學生的對話是深刻且豐富的。印度學者對跨學科培育的交談極其感興趣。參與者的交流和深思熟慮的比較增強了在場所有人的理解。顯然上智大學與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中心在學術上的研究方向相似。我們希望不久就能在盧比亞諾的大學開設關於這位偉人在對話上的課程。
有關理論與對話實踐的研討都令大家非常感興趣。不僅有代表團成員出席,而且還有許多來自小城的學生和成年人參與其中。儘管這個話題是老生常談了,但對一些人來說卻是全新的。晚上,印度教徒帶著鮮花和花環列隊來到象徵瑪利亞形象的天主之母堂。綠新青在後面唱歌。崇敬和莊嚴創造了一種深刻的超性氛圍。他們自發地用梵文、泰米爾語和英語祈禱,然後是神聖的默想時刻。默想對東方人來說很重要。相比之下,西方人可能會感到很不習慣!他們好像不常默想,或者他們害怕太深刻的反省自己。當各種文化和宗教與真正虔敬的信徒相遇時,就沒有必要妥協、融合或做出任何形式的異常現象。每一個手勢,每一句話,每一刻的默想都是絕對的。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波長來聽,但正如印度人所說的那樣,振動總是一樣的,並滲透到內心深處。
最後一站是亞西西。卡塔蘭諾表示:「 我們大概於上午10:30抵達。我們走到聖方濟各大教堂,然後去了墓地。我不禁回想起1997年秋天,當時該鎮發生了地震,許多人受了重傷。我們和維努(Vinu)還有阿肖克(Ashok),阿嵐博士(Dr. Aram)的女兒和兒子爬上了同一座山的山頂。阿嵐博士是加納的一名教師,幾個月前去世,他希望把他的一些骨灰埋在聖方濟各的土地上,因為他非常崇拜聖方濟各。每天晚上,他都會誦念他的祈禱,『讓我成為你和平的工具』。然後,我們繼續朝聖來到了大教堂的地下室,在那裏,我們和修會會士們一起在聖方濟各墓前誦念『第六時辰的祈禱』。有一種強烈的反思、博愛和超性的感覺。我們的朋友在我們祈禱的時候,默默地聽著:這是一個信號,表明他們尊重和重視我們的祈禱,就像尊重和重視他們自己的祈禱一樣。聖方濟各是一個帶來和平與對話的人,他的故事繼續吸引著世界各地有著不同信仰的人。亞西西是交談的理想場所。」
選自:羅伯托·卡塔蘭諾(Roberto Catalano)的博客

評論的守則(500)

 

另外可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