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世博愛運動中心
  • 福音小城
  • 社會性的工作
  • Local community
  • Mariapolis Center

印度是一個次大陸的國家,超過一億七千萬人口,不久將來人口將遠遠超過中國。印度在全球大國的經濟上不斷攀升,但同時文盲、貧窮、營養不良的數據相行不悖,雜處各大宗教。印度教徒佔人口百分之八十,基督徒佔少數,只有百分之兩點三。由此可以理解普世博愛運動的對談工作發展蓬勃,恰恰處於各大宗教的氛圍中,尤其是印度教。 1980年普世博愛運動已傳播到印度,目前在孟買(Mumbai)、班加羅爾(Bangalore)、果阿(Goa)和新德里(New Delhi)設有普世博愛運動中心推行各類活動,包括瑪利亞之城;每個月為成年人、家庭和青年而設的聚會。在不同城市已有活躍的組別生活普世博愛運動的靈修精神,如瓦塞(Vasai)、浦那(Pune)、潘吉姆(Panjim)、馬爾高(Margao)、瓦斯果(Vasco)、提基(Trichy)等。 不同類別的小型社會工作在普世博愛運動團體的週邊衍生,例如兒童教育;爭取女性的人性尊嚴和透過『遠距離助養計划』幫助有困難的家庭,最著名的包括在印度南部的伊南伐里爾(Ilanthalir)(泰来米尔Tamil語是指栽培)和孟買的乌迪沙(Udisha)(意思是旭日曙光),成立的目的都是給周圍的窮困情況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目前合計幫助大約2400位兒童和家庭,在青年方面,尤其致力推廣傳揚普世手足情誼的價值觀,邀請其他所有宗教的青年參與大型活動,甚至是國際性層面的舉措。2009年具合一青少年特色的超級大會(2009 il Supercongresso)恰恰在印度哥印拜陀(Coimbatore)舉行,把全球的青少年帶到印度去。另外最近(2011年9月在孟買)又切實地舉行小規模的新人類(Umanità Nuova)聚會。其中一位參加者是果阿的醫生發起一個流動診所的服務,名為“Prabhu Prasad”診所,帶動不同類型的醫療服務人員治癒和照顧老人和兒童。

盧嘉勒(Chiara Lubich)曾多次到訪印度,主要是與印度教的弟兄展開對談。她在一個提倡世界和平的宗教會議(Conferenza Mondiale delle Religioni per la Pace)上認識印度教善提阿舒藍(Shanti Ashram.)團體的創辦人阿嵐教授(il Dott. Aram)。2001年在哥印拜陀(Coimbatore)善提·阿舒藍(Shanti Ashram)和薩爾瓦達也(Movimento Sarvodaya)運動給盧嘉勒頒發『維護和平』奬。2003年盧嘉勒應邀再度赴印度,在印度“Somaiya Vidyavihar College di Mumbai”文化中心分享她個人特有合一的聖召與普世手足的情誼。之後又繼續舉行圓桌會議、無數的研討會、會議等彼此交流意見。最近一次是2011年12月。這些對談交流的場合促進建設與印度教團體真正的手足之情,成為一份見證(testimonia),例如瑜伽的導師韋杰雅·巴哈提雅(Vijaya Bhatia)教授在第四屆印度教和基督信仰研討會上就『閱讀、詮釋和生活聖書以實現和平與普世手足之情』的主題發言。 理想的生活可以具體落實在日常生活上,正如一位孟買女青年的經驗,她甘願為一位有緊急需要的人支付一筆龐大的醫藥費用。當天晚上醫院管理人員給她打電話告訴她計算錯誤,退還給她三百盧布。 實踐福音的經驗反映出不僅可以在個人自己的層面上落實,也可在社會方面。他們可能由於統計數字而惶恐,但他們卻朝著印度聖雄甘地所教導的話而生活,『去改變達到那個你所渴求的世界』。手足情誼的種子日益成長。

印度喀拉拉邦(Kerala)的災情

印度喀拉拉邦(Kerala)的災情

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水災嚴重,已造成400多人死亡,75萬人無家可歸。雖然已進行緊急救援,但由於災情嚴峻,無法把物資送到幾個災區。由於雨水掩蓋大部份的陸路,只能靠直升機運送少量物資。當地普世博愛運動團體寫道:「我們剛從提赤(Trichy)回來,離開喀拉拉邦300公里以外。我們剛舉行了瑪利亞之城,有不少生活聖言小組參加,他們遍佈周圍120公里的地方。在喀拉拉邦也有這些小團體,也受到水災打擊,我們馬上聯繫他們,幸虧他們都無恙,但我們仍處於亞熱帶季候風的影響之下,本來在喀拉拉邦南部提萬敦(Trivandrum)要為神父們舉行退省,也被迫取消,因為許多神父的地區受水災肆虐。上週末,我們各地的的地方團體致力收集日常用品,想辦法運送到災區。我們請求你們為我們祈禱。」
教宗方濟各也為死者祈禱,並呼籲說:「希望這些弟兄不會缺乏我們的關注,讓各方團體加以具體的援手。」
Recommend on FacebookTweet about itTell a friend

[全部資料]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