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4年,阿娜澈莉與丈夫梅楚爾(Melchior)首先透過托舒爾神父(Fr. Taschner)認識盧嘉勒的理想。托神父是第一位修會神父把普世博愛運動的精神帶到亞洲。之後,1966年,左婉娜·溫律楚(Giovanna Vernuccio又名祖兒Gio’)和桂度·米爾提(Guido Mirti又名岑察Cengia)兩位初期的核心成員遠赴菲律賓(Filippine)。
認識理想之前,阿娜澈莉一直覺得自己是一位賢妻良母,但那次聚會後,卻令她自覺到與丈夫梅楚爾的關係危機四伏,她明白到要能真正實現賢妻良母,就必須如同納匝肋聖家的聖母瑪利亞一樣照顧自己的家庭。
為此,盧嘉勒(Chiara Lubich)在回答她坦然相告的來信中,給她一句福音的話作為助右銘:「我的靈魂頌揚上主!」(路1:46)

他們夫婦身為父母以身作則勸勉子女『隨時願意為他人犧牲』,於是他們八個孩子也在互愛上比試,如打掃家居;做飯;幫助年幼的……等,他們又積極參加運動,貫徹始終成為普世博愛運動新的一代——新青(gen)。其中三位也選擇在普世博愛運動中心跟隨天主度獻身生活。
1981年梅楚爾去世後,阿娜澈莉向盧嘉勒表示她願意繼續她的聖召道路,離開她的家進入普世博愛運動中心過團體的生活,完全投身為運動服務。她在馬尼拉普世博愛運動中心生活幾年後,便到大谷地福音小城,以她法律公證最合用的專業來服務,懷著深厚的愛對待人人,直到去世的那一刻。

2012年3月,阿娜澈莉向左婉娜·溫律楚道別,並感謝她四十多年來與自己分擔最重要的抉擇,她這樣寫道:「現在在我心中湧現一個心願,就是希望我臨終時如同聖人一樣。為此,我祈求天父按祂在我身上已完成的計畫收回我的靈魂,亦懇求至愛的母親聖母瑪利亞指引我,陪伴我走聖善的旅程。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