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ultura, Centro Ave Arte普世博愛運動總是與藝術性範疇和美感連上關係。從運動初期開始,即40年代,不知不覺地表露出一個事實,合一神恩在其不同的範疇和層面上有助於任何時代男男女女,不僅僅顯示天主的真與善,還有祂的美。1964年,盧嘉勒在其中一個瑪利亞之城的講話中親自確認:「由於我們周遭的社會往往反對教會而遠離天主……,而我們卻希望成為一位真實的基督徒,更好能夠恒常為了仁愛,不僅僅表達教會的真與善,也有它的美,甚至在裝飾,衣穿等方面。」

一個生活福音愛的誡命的『子民』,事實上,協調個體之間的和睦,令外在生活的各個層面結出合一的成果。就是這份和睦的使命標誌著普世博愛運動在發展各個階段上的特色。在這段時期,不僅流於傢俱的擺設裝潢,更涉及到藝術性的領域,自然而然,優先在藝術這類範疇上傳遞美感。

1961年5月份,盧嘉勒發現是適合的時間成立一個致力發展藝術的『萬福中心』,她這樣寫道:「為滿足這個社會對美的追求,請給我們派遣偉大的藝術家,但卻具有一顆偉大的心靈,透過他們的傑作,向世人表達最美的人子——耶穌。」

"Sazia questa sete di bellezza..." 這所中心的成立,集合了一群國際性的藝術家,如艾菲(Ave Cerquetti)、瑪莉卡(Marika Tassi)、德爾娜(Tecla Rantucci)。他們組成一個團隊,在藝術方面表達合一的生活,如靈修的價值,而個人的表現將由於互相的付出成為大眾的財富。

1966年,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匯聚在剛成立不久的盧比亞諾福音小城,有需要透過音樂、歌曲、跳舞來表達互相歡迎與尊重的氣氛。於是一些青年組成一個樂隊,盧嘉勒在同年的聖誕節給這個剛誕生的男青年樂隊饋贈一個吉他和一套紅色的敲鼓,女青年的那一套是綠色的。由於樂器的顏色,因以為名,就組成了兩個樂隊,即目前馳名遠播的紅新青國際樂隊和綠新青國際樂隊。他們不僅採用顏色,也用了新青兩個字為名。

新青是指普世博愛運動新一代青年,在60年代誕生,這兩個樂隊的活動都與新青息息相關。這些青年致力在世界各地透過藝術性的表演,實現普世手足情誼的計畫,由於適合青年,因而受青年所歡迎。這两個樂隊在不同的音樂組別中,給予一般性的音樂指導和不同潮流的靈性培育。

目前在全球不同的領域與範疇中,無數的藝術家致力這樣工作與生活,首先在他們之間落實『互相與不斷的仁愛』,並這樣對待近人,嘗試透過藝術的天份給世界表達天主的美。他們中某些從事繪畫工作;其他可能是設計在舞臺上演出的佈局等等。

藝術性的畫像、音樂、話劇、演出、詩詞、文章……,都是藝術,卻按福音為藍本,在每個這些領域上揭示出各自而獨特的特色。

70年代已開始為普世博愛運動附屬成員的藝術家舉行聚會,但1999年4月份的那次國際性會議上,決議組成一個藝術家的『網』,致力個別或組成團隊在全球最不同的國家上持續推行各種藝術活動。

杜斯托予斯基(Fëdor Dostoevskij)曾說:「以美來挽救世界。」所有這些藝術家都體驗過,每次嘗試給他人『付出』自己的靈感,他們的發現,並能交換豐富的心得、意念與經驗,能道出藝術與生活的協調一致。

於是在藝術的作品上能演繹永恆的層面,令每一位藝術家所經歷磨練與獨特的靈感變得更真實可信。

文章

紅新青在烏拉圭演出

1
紅新青在烏拉圭演出

蒙特維多的兩場演出人滿為患,來自問題青年協會的200個年輕人參演其中。紅新青國際樂隊從烏拉圭伸向其它南美國家巡迴精彩演出。

[全部資料]
«...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