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彌平創傷的金箔
一對夫婦建議正面臨危機的新手父母斐德里克(Federico)和蘿拉(Laura), 並在盧比亞諾國際小城參加一個特製的課程。他們發現治癒傷口的藝術就是如同金箔的寬恕。
盧嘉勒與她初期的同伴在戰爭如火如荼的情況下,一聽到防空警報,她們已習慣相約在防空洞見面。這些特倫托的女青年強烈地渴求走在一起,不斷去發現基督徒嶄新的生活方式。她們落實福音,並清晰地明白到愛情的天主應該成為她們關切的焦點,把祂放置在在她們年輕的生命中的首位,即唯一與絕對的位置上。盧嘉勒隨後這樣說:「生活上所發生的每一個事情都深深打動我們,天主藉著生命的際遇教訓我們,一切都是虛幻中的虛幻,一切都會過去。但天主同時在我心中,為人人放置一個問題,並一同給與答案,『是否有一個理想不會過去,而且任何炸彈都無法摧毀,並使我們為此而奉獻一切嗎?』有!答案是天主。於是我們決定選擇祂作為我們生命的理想。」
2000年,盧嘉勒寫著:「殘酷的戰爭是仇恨的惡果,在那段動蕩的日子,天主!天主藉著一種特別的恩寵,給我們顯示祂確實是愛。天主是愛就是聖神用來建立這個靈修的首要思想力。」(參閱若一4:8)
她接著說:「與運動的神恩接觸後,天主是愛這份真理在人身上產生莫大的變化,完全是煥然一新的體會。相比之下,從前的基督徒生活,儘管循規蹈矩,卻有若孤兒般而顯得黯然失色。事實上,現在發現到天主是愛,天主是我們的父親!擺脫昔日如同在流徙中黑暗的生活,敞開我們的心靈,提升到與我們所愛的那一位結合,祂看顧一切,甚至連我們的頭髮都一一數過。」
盧嘉勒又說:「喜樂與悲傷的際遇都具有一份全新的意義,一切都是天主的愛的計劃和旨意。再沒有任何事物能令我們害怕。這份信德振奮人心;變得堅強;雀躍萬分。這份信德令第一次體驗到的人落淚,這是一份天主的恩賜,令我們呼叫:「我們相信了愛!」(若一4:16)。選擇天主是愛作為生命的理想,便成為在我們心靈中綻放出的這份嶄新靈修的第一個要點,也是首要的要求。總之,我們找到天主是愛,並為祂而生活。」
一對夫婦建議正面臨危機的新手父母斐德里克(Federico)和蘿拉(Laura), 並在盧比亞諾國際小城參加一個特製的課程。他們發現治癒傷口的藝術就是如同金箔的寬恕。
以下是伊拉克青年阿齊茲(Azeez)在普世博愛運動國際青年大會上所分享如何與家人一起逃生及努力建設和平的見證。
[全部資料]一份破裂的關係、一種無法忍受的孤獨、一個女兒……—場致命車禍的受害者。義大利人寶拉(Paola)給我們講述她如何找到力量繼續去寬恕,向別人開放,以及保持家庭團結的生活。
上月,在離開波哥大約500公里的莫科阿市遭兇猛的洪水淹沒。然而,盎然生機從泥濘和痛苦中重生。
[全部資料]在諸聖節期間,我們介紹裴采琪的典範和她可能讓人模仿的生活。幾天前教區剛結束了為她申請宣福程序的階段。
[全部資料]1993年5月,德國亞琛(Aachen)教區主教因重病而進行手術。在長期療養後,他談到那段日子仿如發現到可以用一種新的眼光看人和受造界。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