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特拉莫(Teramo):回教徒與基督徒的對談
只要用信任替代恐懼;關愛代替冷漠,對談就能得心應手。這是意大利特拉莫普世博愛運動團體的經歷,他們認識了一位確實特別的人物,就是他們城市的回教教長。
[全部資料]但生命不可重複,更不能擁有三個,四個生命。也不可能成為千面人,在家庭,工作或堂區,體育運動場所,學校或大學中持有不同的生活態度。
『合一的文化』源自『合一的神恩』,即本著福音的啟迪,引領參與者達致充份實現其人性潛能的境界。這種一致性的生活模式必然地在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中帶來影響。
1968年盧嘉勒這樣寫:「愛就是光,正如光照射著一滴水,會折射出彩虹七個顏色,色彩繽紛。
所有顏色都是一道光,能反映出無限的層次色調。正如彩虹有七個顏色:紅、橙、黃、綠、藍、靛、紫。
耶穌在我們內愛情的生活也具備不同的色彩,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各具特色。」例如:
「愛是共融,帶來共融的結果。
耶穌在我們內,由於是愛,於是產生共融。
愛不會自我封閉,相反必然地從內向外散播。
耶穌是愛,祂在我們內就是散播的愛。
愛能提升心靈。
耶穌在我們內把我們的心靈提升到天主前,即是祈禱生活。
愛可以治癒。
耶穌是我們心靈的愛,我們靈魂的健康。
愛集合人們相聚。
耶穌在我們內,由於是愛而團聚眾心靈。
愛是智慧的泉源。
耶穌在我們內,祂是愛並光照我們。
愛把衆人合而爲一。
耶穌在我們內令我們融合為一。
這些就是我們應該落實的愛的主要七種表達方式。七也代表一個無窮無盡的數字。」
節錄自盧嘉勒《集體靈修——財物共通與見證》1998年新青修生期刊第2期第35—42頁
只要用信任替代恐懼;關愛代替冷漠,對談就能得心應手。這是意大利特拉莫普世博愛運動團體的經歷,他們認識了一位確實特別的人物,就是他們城市的回教教長。
[全部資料]不同基督教會共同的一項計畫演變成一個盛大的民間活動。各種各樣的活動分成志願工作、健康、教育、協會與團體、就業及科普等展臺。
[全部資料]18歲,意大利籍的尼高拉·高皮魯克( Nikola Kopilovic)現在居住在塞爾維亞。他剛上高中,便發現罹患重病。他寫信給朋友說:「你們去愛那些在你身邊出現的人!」以下是他在幾個月前的情況。.
[全部資料]麗奧波妲·布拉茜(Leopolda Blasi)是布宜諾艾利斯無原罪始胎孝女會修女,一位有文化修養的女性,了不起的教育家。她和盧嘉勒的關係成了不同修會中度奉獻生活女性之間合一的種子。
[全部資料]意大利的一位醫生認識了從非洲坐船漂泊到意大利罹患重病的難民——穆罕默廸(Mohamed),並與妻子和兩個孩子收留了他。一個愛的經歷比死亡來得強烈。
[全部資料]教宗方濟各向1200位來自54個國家參與「共融經濟」計劃的企業家、青年與學者送上三個祝願與勸勉,說:「一個能孕育生命的經濟是因為懂得分享,也包括窮人,運用利潤來營造共融。」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