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聖公會信友又是核心成員的倫敦人
凱茜·萊貝兒(Cathy Limebear)的見證。與合一靈修的相遇重新點燃她對福音的渴望,以至於將一生完全奉獻給天主和近人。
[全部資料]但生命不可重複,更不能擁有三個,四個生命。也不可能成為千面人,在家庭,工作或堂區,體育運動場所,學校或大學中持有不同的生活態度。
『合一的文化』源自『合一的神恩』,即本著福音的啟迪,引領參與者達致充份實現其人性潛能的境界。這種一致性的生活模式必然地在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中帶來影響。
1968年盧嘉勒這樣寫:「愛就是光,正如光照射著一滴水,會折射出彩虹七個顏色,色彩繽紛。
所有顏色都是一道光,能反映出無限的層次色調。正如彩虹有七個顏色:紅、橙、黃、綠、藍、靛、紫。
耶穌在我們內愛情的生活也具備不同的色彩,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各具特色。」例如:
「愛是共融,帶來共融的結果。
耶穌在我們內,由於是愛,於是產生共融。
愛不會自我封閉,相反必然地從內向外散播。
耶穌是愛,祂在我們內就是散播的愛。
愛能提升心靈。
耶穌在我們內把我們的心靈提升到天主前,即是祈禱生活。
愛可以治癒。
耶穌是我們心靈的愛,我們靈魂的健康。
愛集合人們相聚。
耶穌在我們內,由於是愛而團聚眾心靈。
愛是智慧的泉源。
耶穌在我們內,祂是愛並光照我們。
愛把衆人合而爲一。
耶穌在我們內令我們融合為一。
這些就是我們應該落實的愛的主要七種表達方式。七也代表一個無窮無盡的數字。」
節錄自盧嘉勒《集體靈修——財物共通與見證》1998年新青修生期刊第2期第35—42頁
凱茜·萊貝兒(Cathy Limebear)的見證。與合一靈修的相遇重新點燃她對福音的渴望,以至於將一生完全奉獻給天主和近人。
[全部資料]這是安妮塔(Anita)冒險的經歷。她來自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在朋友的家受到侵略後,正嘗試努力原諒。她發現即使是在自己的國家中,每一次和解都是建立和平的一塊磚頭。
[全部資料]尼日利亞東北部農村地區的乾旱給那裡的人造成了巨大的問題。普世博愛運動的一些青年和成年人從奧尼查(Onitsha)出發,經過24小時的行程去探訪和分擔那裡的情況,並帶去一些物資和精神上的幫助。
[全部資料]聖誕節即將到來,全球普世博愛運動的第四代新青們告訴我們如何把福音付諸實踐。
[全部資料]來自歐洲、美國、南美洲和非洲的代表對於「將合法性的要求轉化為具體正義」的訴求作出具體回應,並發揮個人作用,這是大會主題本身所提出的挑戰。
[全部資料]秘魯利馬(Lima)郊區的一家照顧流浪兒童的機構,加入共融經濟計畫,並受到「團結支柱」組織(Solidarpole)和盧森堡「合一世界行動組織」的援助。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