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匈牙利:『廣場開放日』慶典
不同基督教會共同的一項計畫演變成一個盛大的民間活動。各種各樣的活動分成志願工作、健康、教育、協會與團體、就業及科普等展臺。
[全部資料]
個人的祈禱生活是實踐合一靈修的人的生命力,與天主的關係是每個行動的基礎。然而,這種祈禱生活也具有深厚的共融體驗,諸如:50年代,運動成員在特倫托白雲石山上一起度假時唱的歌曲;又或者目前紅新青和綠新青樂隊的音樂;又或者是全神參與到禮儀當中;又或者是遍佈全球的小團體的晚禱;總之,普世博愛運動成員在每個行動中實踐『共融的靈修』。
這份共融並不局限於內心虔誠的祈禱,也反映在個人的生活與社會生活中。例如提升正義的情操;產生一種絕對遵從法紀的需要,正如運動內『共融與法律』這個分支致力作出不同的行動來見證這一點。
盧嘉勒寫著:「我們既有內在的生活,又有外在的生活,彼此互為因果,相輔相成,我們的生活正如樹冠與樹根之間的關係。」
「外在的生命滋養內在的生命。越發進入弟兄的內心,越能進入在我心中的天主內;越發進入我心中的天主內,越能進入弟兄的內心。」
「天主,我與弟兄就是一個完整的天地;完整的國度……。」
她又說:「越增加對弟兄的愛;越發加強對天主的愛。」

不同基督教會共同的一項計畫演變成一個盛大的民間活動。各種各樣的活動分成志願工作、健康、教育、協會與團體、就業及科普等展臺。
[全部資料]
帕斯卦(Pascal)報導:「每一天的生活迥異,因為所面臨的危險也各不相同。有些日子平安無事,你甚至可以忘記還處身在有一場戰爭中。還有些日子,你甚至可以是在上班的路上被流彈擊中,或遭遇一場戰鬥,或在一片平民區死於落下的炸彈。」他生活在敘利亞(Syria)的一個普世博愛運動中心已有好幾年。
[全部資料]
本月的生活聖言鼓勵我們排除那些與耶穌相遇的障礙。一位司鐸分享在他生命的關鍵時刻向天主敝開心扉。
[全部資料]
以下的內容摘錄自一位瑞士神父在東方禮天主教敘利亞團體中的經驗,彰顯出復活的基督臨在於戰爭所帶來的痛苦,以及如何在戰爭的黑夜中生活手足情誼。
[全部資料]
從尼日利亞到德國,從義大利到玻利維亞,在1月18至25日的「基督徒合一祈禱周」期間,大公合一主義的生活結出了無數的創舉成果。
[全部資料]
重塑和平!重塑和平要求我們愛仇人, 寬恕他們。然而時常都可以做到嗎?這是韓美(May Han) 第一次願意講述她的經歷。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