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韓到外蒙古
六年來,應教廷大使的邀請,南韓新家庭運動定期拜訪外蒙古,宣講福音與合一靈修。以下是對切丹和安德肋的採訪。
[全部資料]strong>感到被天主所愛的那份喜樂是無法隱藏的,而且發現到生命的種種際遇都是由同一條金線所牽引著,編織起由每一個人組合而成的人類整体的大拼圖。確實是一份真正的喜樂,可以從人們的目光、面容、行為上發現到,這份喜樂深深紮根在心底,釋放埋藏著的潛能,不得不馬上化爲行動。這份喜樂富有感染力,令人感到自由,並且有助於去明白生命的際遇。
凡運動所到之處,無論在小組分享中,又或者在運動所舉辦的公開聚會裏,人人所分享的都環繞著被天主所愛,並以愛還愛的經歷。它是內心的一股推動力,從目前一刻各自的生活環境裏開始,建立普世手足情誼,在家中、學校、工作、甚至在醫院的病床上。這種從個人和團體中自然散發出的動力,例如在非洲帶出福音和合一神恩深層本地化的效應,同樣也發生在其他每個國家和大洲上。
以下是盧嘉勒的一篇著作,她強調這個時代被召叫生活合一。
「……假如實踐合一,很快就能在社會中明顯地反映出來。其中一個效果是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必定會互相尊敬,這是不尋常的事情!事實上,民族之間劃清界限,水火不容已是司空見慣;害怕對方勢力擴張;挺多相互聯盟,其目的只是爲了謀求一己的利益,卻很難以純粹為愛其他民族作爲動機,因為一般人的道德標準還沒有達到這種崇高的境界。然而,假如能夠在人與人之間發展基督奧體的生活,實實在在去愛他們的近人如同自己,無分黑人、白人、黃種人、或任何膚色人種,就會很容易在國與國之間引進這種守則。將會出現一種新的景象,因為愛或找到同樣愛的回應,或以愛熏陶而成為相似。這樣,民族之間互相學習對方的長處,各展所長並相互交流,充實人人。那麼,確實能够在不同的差異中團結合一。在世上將產生新的子民,雖為凡夫俗子,卻滿全天上的法律,堪稱為『天主的子民』!」
節錄自盧嘉勒《靈修著作》第一冊,新城出版社,羅馬,1978年,第158頁
六年來,應教廷大使的邀請,南韓新家庭運動定期拜訪外蒙古,宣講福音與合一靈修。以下是對切丹和安德肋的採訪。
[全部資料]孟買34位兒童和青少年演出了名為『森林中的溪流——愛的喜樂』的音樂劇,以支援合一世界周——今年的主要活動將於4月27日至5月1日在印度大城市舉行。
[全部資料]伊拉克摩蘇爾的伊雅迪(Iyad)一家人與其他千千萬萬的家庭一樣,突然被迫逃離自己的家園。幸虧這次悲慘的境況獲得法國『運動』成員的款待。
[全部資料]紀念盧嘉勒於1996年在巴黎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教育獎,暨悼念盧嘉勒去世八周年,在岡道福堡以音樂藝術的方式表達和平是文化交談的原動力。
[全部資料]由安德肋·尼克亞·付安雅主教(mons. Andrew Nkea Fuanya)和榮休主教方濟·特克·黎星格(emerito mons. Francis Teke Lysinge)率領喀墨隆馬姆費(Mamfe)教區的代表團到訪普世博愛運動總中心,以答謝盧嘉勒。
[全部資料]趁着第39屆普世博愛運動主教朋友會議接近尾聲之際,我們訪問了撒米爾·納撒爾蒙席(mons. Samir Nassar)。他說:「敍利亞是一個守望將來的教會。」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