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撐起雨傘:香港合一世界青年的心聲
利用雨傘抵擋催淚彈,成了抗議的標記。這次抗議行動意見分歧,我們無意進行任何的分析或檢討,只是為您報導香港的合一世界青年即使受到阻擋,也願意為手足之情的理念而生活。
[全部資料]strong>感到被天主所愛的那份喜樂是無法隱藏的,而且發現到生命的種種際遇都是由同一條金線所牽引著,編織起由每一個人組合而成的人類整体的大拼圖。確實是一份真正的喜樂,可以從人們的目光、面容、行為上發現到,這份喜樂深深紮根在心底,釋放埋藏著的潛能,不得不馬上化爲行動。這份喜樂富有感染力,令人感到自由,並且有助於去明白生命的際遇。
凡運動所到之處,無論在小組分享中,又或者在運動所舉辦的公開聚會裏,人人所分享的都環繞著被天主所愛,並以愛還愛的經歷。它是內心的一股推動力,從目前一刻各自的生活環境裏開始,建立普世手足情誼,在家中、學校、工作、甚至在醫院的病床上。這種從個人和團體中自然散發出的動力,例如在非洲帶出福音和合一神恩深層本地化的效應,同樣也發生在其他每個國家和大洲上。
以下是盧嘉勒的一篇著作,她強調這個時代被召叫生活合一。
「……假如實踐合一,很快就能在社會中明顯地反映出來。其中一個效果是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必定會互相尊敬,這是不尋常的事情!事實上,民族之間劃清界限,水火不容已是司空見慣;害怕對方勢力擴張;挺多相互聯盟,其目的只是爲了謀求一己的利益,卻很難以純粹為愛其他民族作爲動機,因為一般人的道德標準還沒有達到這種崇高的境界。然而,假如能夠在人與人之間發展基督奧體的生活,實實在在去愛他們的近人如同自己,無分黑人、白人、黃種人、或任何膚色人種,就會很容易在國與國之間引進這種守則。將會出現一種新的景象,因為愛或找到同樣愛的回應,或以愛熏陶而成為相似。這樣,民族之間互相學習對方的長處,各展所長並相互交流,充實人人。那麼,確實能够在不同的差異中團結合一。在世上將產生新的子民,雖為凡夫俗子,卻滿全天上的法律,堪稱為『天主的子民』!」
節錄自盧嘉勒《靈修著作》第一冊,新城出版社,羅馬,1978年,第158頁
利用雨傘抵擋催淚彈,成了抗議的標記。這次抗議行動意見分歧,我們無意進行任何的分析或檢討,只是為您報導香港的合一世界青年即使受到阻擋,也願意為手足之情的理念而生活。
[全部資料]關於今日家庭生活動態的一場坦誠的討論。失敗、疏離、分手、離婚的痛苦——「沒有萬無一失的處方!」秘密就藏在『一起走』當中。
[全部資料]即使『僅僅』是汽車盜竊,也可以成為讓家人從普世性的和基督徒的角度去重溫《天主經》的理由。若孩子們也確信這一點,那就是木已成舟的事情了。以下是發生在意大利的一個經驗。
[全部資料]會長傅瑪利和協同會長岑浩思到印度途中稍停迪拜,那裡的普世博愛運動趁此機會相聚一堂。
[全部資料]哥印拜陀的巴拉善提計畫即將迎來25周年慶,以下是介紹他們如何為大眾利益而工作。
[全部資料]我們如何克服自己及別人的不完美、傷害、錯誤、判斷等困難?盧嘉勒告訴一群穆斯林朋友那個源自普世博愛運動早期的思想。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