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幾個月來,接待旅途中的難民

成千上萬的難民從匈牙利的邊界湧入塞格德(Szeged)市。當地的普世博愛運動對於身無一物的難民怎可以袖手旁觀。
[全部資料]
凡運動所到之處,無論在小組分享中,又或者在運動所舉辦的公開聚會裏,人人所分享的都環繞著被天主所愛,並以愛還愛的經歷。它是內心的一股推動力,從目前一刻各自的生活環境裏開始,建立普世手足情誼,在家中、學校、工作、甚至在醫院的病床上。這種從個人和團體中自然散發出的動力,例如在非洲帶出福音和合一神恩深層本地化的效應,同樣也發生在其他每個國家和大洲上。
以下是盧嘉勒的一篇著作,她強調這個時代被召叫生活合一。
「……假如實踐合一,很快就能在社會中明顯地反映出來。其中一個效果是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必定會互相尊敬,這是不尋常的事情!事實上,民族之間劃清界限,水火不容已是司空見慣;害怕對方勢力擴張;挺多相互聯盟,其目的只是爲了謀求一己的利益,卻很難以純粹為愛其他民族作爲動機,因為一般人的道德標準還沒有達到這種崇高的境界。然而,假如能夠在人與人之間發展基督奧體的生活,實實在在去愛他們的近人如同自己,無分黑人、白人、黃種人、或任何膚色人種,就會很容易在國與國之間引進這種守則。將會出現一種新的景象,因為愛或找到同樣愛的回應,或以愛熏陶而成為相似。這樣,民族之間互相學習對方的長處,各展所長並相互交流,充實人人。那麼,確實能够在不同的差異中團結合一。在世上將產生新的子民,雖為凡夫俗子,卻滿全天上的法律,堪稱為『天主的子民』!」
節錄自盧嘉勒《靈修著作》第一冊,新城出版社,羅馬,1978年,第158頁

成千上萬的難民從匈牙利的邊界湧入塞格德(Szeged)市。當地的普世博愛運動對於身無一物的難民怎可以袖手旁觀。
[全部資料]
『東方宗教學院』源自盧嘉勒的靈感,以此作為在亞洲宗教間對話的途徑。來自不同國家的300名參加者相聚一起,集中探討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和基督宗教如何面對痛苦。
[全部資料]
1997年11月28日,盧嘉勒在美國紐約聯合國上講話,希望走向民族的團結,種族的合一,一種為合一而推行的政治。以下是講題的扼要部份。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