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們是否貧窮?」
『你們給就給你們!』良性循環的一系列片段。一個意大利家庭日常生活的經歷。
[全部資料]但生命不可重複,更不能擁有三個,四個生命。也不可能成為千面人,在家庭,工作或堂區,體育運動場所,學校或大學中持有不同的生活態度。
『合一的文化』源自『合一的神恩』,即本著福音的啟迪,引領參與者達致充份實現其人性潛能的境界。這種一致性的生活模式必然地在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中帶來影響。
1968年盧嘉勒這樣寫:「愛就是光,正如光照射著一滴水,會折射出彩虹七個顏色,色彩繽紛。
所有顏色都是一道光,能反映出無限的層次色調。正如彩虹有七個顏色:紅、橙、黃、綠、藍、靛、紫。
耶穌在我們內愛情的生活也具備不同的色彩,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各具特色。」例如:
「愛是共融,帶來共融的結果。
耶穌在我們內,由於是愛,於是產生共融。
愛不會自我封閉,相反必然地從內向外散播。
耶穌是愛,祂在我們內就是散播的愛。
愛能提升心靈。
耶穌在我們內把我們的心靈提升到天主前,即是祈禱生活。
愛可以治癒。
耶穌是我們心靈的愛,我們靈魂的健康。
愛集合人們相聚。
耶穌在我們內,由於是愛而團聚眾心靈。
愛是智慧的泉源。
耶穌在我們內,祂是愛並光照我們。
愛把衆人合而爲一。
耶穌在我們內令我們融合為一。
這些就是我們應該落實的愛的主要七種表達方式。七也代表一個無窮無盡的數字。」
節錄自盧嘉勒《集體靈修——財物共通與見證》1998年新青修生期刊第2期第35—42頁
『你們給就給你們!』良性循環的一系列片段。一個意大利家庭日常生活的經歷。
[全部資料]為他人而付出的愛心,甚至可以扭轉生死關頭。《一個好消息》書中的94個經歷之一。以下是一位小學老師的經驗:
[全部資料]意大利卡利亞里(Cagliari)的費楠度(Fernando)與妻子瑪麗婭(Maria)在通向死亡的漆黑世界中體驗到光亮,跨越聞風已喪膽的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Sclerosi Laterale Amiotrofica (SLA))。
[全部資料]1975年,黎巴嫩陷入一場耗時十六年的戰爭。正是處於這種戲劇性的背景下,盧嘉勒在那片土地上的普世博愛運動成員心中不斷播下和平的種子。以下是黎巴嫩(Lebanon)女核心娜蒂(Nadine)的分享。
[全部資料]上智大學學院大眾媒體與政治領域研究員克莉絲蒂娜·蒙托雅(Cristina Montoya)面對祖國哥倫比亞正經受一波三折的和平進程,反思和解讀盧嘉勒靈修的成果。
[全部資料]紀念盧嘉勒於1996年在巴黎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教育獎,暨悼念盧嘉勒去世八周年,在岡道福堡以音樂藝術的方式表達和平是文化交談的原動力。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