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一歷程』:伊始之二
12月7日快到了!也是紀念普世博愛運動誕生的日子。我們繼續為您重溫時值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運動在特倫托剛開始的情況。
[全部資料]一位記者訪問普世博愛運動的創辦人盧嘉勒,問及運動的架構。盧嘉勒在回答時明確地解釋:「在談論運動的結構、它的分支等等之前,我希望表明,我們大家主要看運動如同一個單一的整體,猶如一身,我們首先在自身內實現要給世界帶出的訊息——合一。每當在我們之間能看到這個實情,我們才感到確實實現了自己,因為我們一心一靈,合而爲一。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以這種視角來看我們,他說(也考慮到我們的人數):『你們是一個民族!』恰恰是這樣,運動是一個民族,也可以説是教會的一部份。存在差異屬於次要,運動包含各種不同的聖召,肩負各異的任務,但却邁向同一的目標。」
一方面很難估計透過不同的媒體而接觸到合一理想的人數。另一方面,確實多年來,在那些直接參與的活躍成員周邊,逐漸發展起廣泛傳播的群衆運動。就此盧嘉勒這樣解釋:「……由於運動的每位成員和每個組別都有一股動力,透過生活來傳播生活,因此,我認為這是自然而然的事,在比較活躍的成員的周邊凝聚起一大群人特別被他們的見證所吸引。」於是,在已婚的核心成員的周邊誕生了新家庭運動;在男女志願成員周邊展開了新人類運動;在男女新青旁邊產生無數合一世界青年和合一青少年。屬於普世博愛運動成員的教區神父興起了更廣泛的神父運動;在堂區與教區的生活形成了堂區運動和教區運動,都是由普世博愛運動不同分支的成員所推動,包括神父、修生、修會人士、平信徒等。修會人士得到合一理想的陶成於是誕生了男修會人士的運動和女修會人士的運動,與及修會新青,他們是修會年輕的一代修生和修女。
盧嘉勒在1979年寫下:「附屬成員是瑪利亜事業内一個重要的組成部份。」他們大約有兩百萬人,儘管沒有特定的聖召,他們努力在自己的環境實現合一的理想。他們分享普世博愛運動的精神和宗旨,並參與其活動。最後,還有愛護運動的支持者,他們對運動或只是對它的某些方面表示讚賞和喜愛,並以祈禱和各種援助予以支持。
普世博愛運動這個遍布世界的『民族』已越過天主教教會的邊界,也看到來自其他基督教教會和教會團體的基督徒;其他宗教信徒和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士加入運動的團體中。他們個別地加入運動的行列,共享其宗旨和精神,並忠於各自的教會、信仰和良知。
盧嘉勒運用一個比喻有效地形容這個多元組合的『民族』,就是許多中世紀教堂内的景象,聖母瑪利亞以她的斗篷「覆蓋與保護那些堡壘和教堂;工匠坊和隱修士、主教和家庭主婦、富有的與貧窮的……,總之,屬於人人的城市和所有居民。」盧嘉勒以這個形像作爲一個方式來代表聖母瑪利亞普世性的母性。盧嘉勒補充說:「好!這裡存在跟大型壁畫類同之處,運動的生活猶如那幅壁畫活生生的複製品,反映出聖母瑪利亞衆生之母這個形像和這個事實。普世博愛運動是聖母瑪利亞的工程,因此跟她相似,宛如一件斗篷,覆蓋教會與人類的不同部份,因為運動獲得天主給予一份恩賜,使教會與人類構成一個大家庭。恰恰就是這份恩寵,這份神恩,使瑪利亞事業肖似聖母瑪利亞的母性與匯聚團結的功能。」
12月7日快到了!也是紀念普世博愛運動誕生的日子。我們繼續為您重溫時值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運動在特倫托剛開始的情況。
[全部資料]我們為您介紹一本由新城出版社出版有關維多利雅.撒里桑尼(Vittoria Salizzoni,又名艾樂達(Aletta))的書。她是與盧嘉勒得到神恩的初期同伴之一。
[全部資料]普世博愛運動的合一世界青年及其合一世界計畫首次參加於2013年10月29-31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八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青年論壇(8th UNESCO Youth Forum)。來自150個國家500位青年出席了由他們組織的為了他們而主辦的工作坊;1999年起,這些青年每兩年召開一次會議。此論壇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UNESCO General Conference)的一個組成部分,目的是在聯合國組織和其它組織與及公共機構的青年,在工作領域中創造協同效應。
第八屆論壇的主題為:『青年與社會融合:公民參與;對話與技能發展』;這個主題通過對2500青年進行網上調查後選出。論壇依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青年制定的2014-2021年操作策略。2013年11月5-20日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上,他們向195個成員國遞交正式議案。此外,青年還選擇了15 項行動計畫——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五大『區域』的IED——形成了聯合國青年論壇的會徽。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在11個國家的委員會,在過去的幾個月來與合一世界計畫接觸,都贊同有必要進行相互的認識,加強合作。來自香港的斯特拉(Stella)、法國的安妮·塞西爾(Anne Cecile)、阿根廷的祖華金(Joaquin)是合一世界青年(新人類運動[NGO]的青年組)代表團成員,他們在開展合一世界計畫的推動下出席此次論壇。合一世界計畫於去年在匈牙利的新青節期間發起,宗旨是在各種環境中促進普世手足情誼。
合一世界青年在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介紹了一次『革命』:令青年的志願者也願意加入到論壇的組織工作。通過工作組和全體大會所實施的工作具有交流經驗和良好的踐行方法的特徵。大會所接受的議案中,有一份是來自合一世界青年的,祖華金說:「促進國際整合的機會,是生活友愛的成果」。
大會主席凱特琳·博焦伊(Katalin Bogyay)作了閉幕演講,她曾在布達佩斯的新青節上就被稱為Ubuntu(我們在,故我在)的傳統非洲教義發言。合一世界青年計畫的下一次會議將於5月1日在奈洛比(Nairobi)舉行,主題為:『與非洲共享』。斯特拉接著說:「這些話在我們內產生特別的共鳴」,因為「這樣的場合讓我們看到,這裡也有通向合一世界道路。雖然彼此各不相同,是的,但都全力以赴共同解決問題,就像一個大家庭。」
Recommend on FacebookTweet about itTell a fri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