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 五月 生活聖言 –

 
「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若20:21〉

那時正是復活主日的晚上,復活的主耶穌已向瑪利亞瑪達肋納顯現了自己,伯多祿和若望宗徒亦親眼看過那空了的墳墓;但門徒們仍然害怕,把所有的門戶關上,留在屋內。門戶雖然關上,復活的主仍在他們中間顯現,因為再沒有任何障礙可以阻隔祂和祂的朋友了。
耶穌雖已離去,但一如祂所應允的,祂要回來與祂的門徒永遠相聚:「祂來了,站在他們中間。」〈若20:19〉這不是短暫的顯現,而是永久的臨在。從那時起,門徒們再不感到孤單,他們內心的恐懼,已被滿心的歡愉所取代:「門徒見了主,便歡喜起來。」〈若20:20〉復活的主把他們的心胸擴展,並向全世界敞開他們的家門,又對他們說:

「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

天父派遣耶穌到世上來,為叫我們每個人與天主重修舊好,並把分裂了的人類重新聚合起來。現在該由門徒們去建立教會。耶穌之所以能夠滿全天父在祂身上的計劃,因為祂與天父合而為一。同樣的,門徒將能夠繼續執行這項崇高而偉大的使命,因為有復活的主在他們內,一如耶穌為他們向天父所祈求的:「我在他們內。」〈若17:23〉
由天父到耶穌,由耶穌到宗徒,再由宗徒到他們的繼承人,這項派遣是生生不息,永不停止的。
每個基督徒也需要聆聽耶穌這句觸動心靈的話。事實上,「在教會內職分雖有區別,使命卻是一致的。」(梵二《教友傳教工作法令》第二節)

「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

為了滿全上主給我們的派遣,我們需要在生活上作出相應的行動,好讓祂能活在我們內。我們該怎樣做呢?我們要成為教會活生生的肢體,與天主的聖言相契合,並且首先使自己的生活福音化。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認為這是「福音新傳」的其中一個任務。他說:「我們藉聖言得到滋養,俾能在福傳工作中成為『聖言的僕人』,這是新的千年開始時最優先的工作。」(《新千年的開始》第四十節)這是因為「唯有在基督愛的法律和聖神的光照下更新自己的人,才能在人的心靈內、在社會、國家以至世界中帶來真正的悔改。」(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一九九八年二月十九日向波蘭托倫教區朝聖者發表的談話)
今天,單憑說話是不足以令人信服的。教宗保祿六世說:「現代人愛聽生活見證,多過老師的訓導。假如有人願意聆聽老師的教導,那是因為老師不但是以言語,更是以行動,亦即身體力行,實踐了他所教導的。」(教宗保祿六世於一九七四年十月二日接見信眾時的講話)假如我們以生活見證作為福傳的基礎,那麼福傳將更為有效,一如早期基督徒那樣,他們傳揚的正是:「我們聽見過,我們親眼看見過。」(若一1:1)假如以下這句話能成為我們生活的寫照:「看,他們多麼彼此相愛,並隨時願意為對方捨棄生命。」(戴都良《護教篇》三十九章第七節),那麼福音將顯得更有力。假如我們能夠愛得更具體,給有需要的人提供援助,例如給予饑餓者食物、赤身露體者衣服、無家可歸者住宿、孤獨無助者友誼、經歷考驗者支持等,那麼我們的福傳工作將更有成效。
當我們這樣生活時,別人將能感受到耶穌的魅力。當我們越肖似基督,我們便越能多出一分力,去延續祂在世上的工程。

「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

以下是我們當中的幾位醫生和護士的經驗。一九六六年,他們得悉在非洲喀麥隆有一個班華族,正面臨絕種的威脅,因為族人患上怪病,導致初生嬰兒的夭折率高達百分之九十。
於是這幾位醫生和護士便前往非洲與當地的班華族人一起生活。他們明白到最首要的就是保持彼此之間的互愛,好能為福音作見證。他們用心去愛每一個族人,無分彼此,一視同仁。他們又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開設了一間診所,為族人提供診治。不久,這間診所更發展成為一間醫院,而嬰兒的夭折率也大幅降低至只有百分之二。接着,他們在森林中興建了一座發電站,小學和中學也陸續落成。隨後,在班華族人的協助下,十二條連接到其他村落的道路也相繼完成。
具體的愛是有感染力的:有相當多的班華族人開始以福音的精神去生活;以往經常發生衝突的村落已彼此和好;土地的紛爭亦得到和平解決;有幾位部落領袖一起公開訂立互愛的盟約,開始以手足之情彼此相待,互相餽贈禮物,作出令人欽佩的見證,並樹立了一個富創意而又真誠交往的好榜樣。

盧嘉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