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耶穌的門徒乘船往提庇黎雅湖的對岸去,因遇上逆風而受著風浪的顛簸。他們也曾經歷類似的處境(參閱瑪8:23-27),那時他們的師傅耶穌與他們一起在船上,但這次耶穌卻在岸上,因為祂獨自往山上祈禱去了。
可是,耶穌並沒有棄他們於風浪中不顧,祂從山上下來,步行海上,朝着他們走去,並鼓勵他們說:「放心!是我。不必害怕!」(瑪14:27)這情景是真實還是幻覺呢?伯多祿非常懷疑,並要求耶穌給他一個徵兆:讓他也可以在水面上行走。耶穌便對他說:「來罷!」伯多祿遂從船上下來,走在水面,但他一見風勢強勁,就害怕起來,並開始下沉。耶穌立刻伸手拉住他,對他說:
「小信德的人哪!你為什麼懷疑?」
即使今天,當我們受到人生各種風浪打擊而感到孤單乏力時,耶穌仍會向我們重複以上的話。這些風浪可能是疾病、家庭困境、遭遇暴力或不公義的對待等。它們在我們的思想上造成困擾,甚至令我們公然抗議說:「為什麼天主看不見?為什麼祂不聽我訴說?為什麼祂不插手幫忙?我所信靠的那位愛的天主在哪裡?祂只是個妖怪,是個幻覺嗎?」
正如祂對待那些既害怕又懷疑的門徒一樣,耶穌將會繼續向我們重複說:「放心!是我。不必害怕!」昔日耶穌從山上下來,走近門徒,與他們共渡困境;同樣,今天復活的主基督也將繼續臨現於我們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作我們旅途的良伴。祂不但從不會讓我們單獨地面對考驗,而且還會與我們分擔一切。也許因為我們對祂的信心不足,所以祂向我們重複說:
「小信德的人哪!你為什麼懷疑?」
這些不單是耶穌責備我們的言詞,也是呼籲我們重振自己信德的邀請。耶穌在世時曾作出許多承諾,例如,祂曾說過:「求罷!必會得到。」(若16:24);「你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這一切自會加給你們。」(瑪6:33);凡為祂捨棄一切的,「必要領取百倍的賞報,並承受永生。」(瑪19:29)
我們可以得到一切,但我們必須相信天主的愛。耶穌要求我們起碼要承認祂愛我們,這樣祂才可以把這一切賜給我們。
我們常會過份憂慮要獨自面對一切,好像沒有父親的孤兒一樣。如同伯多祿一樣,我們過於注意那看似要吞沒我們的洶湧波濤,而忽略了那位在我們身旁,隨時準備向我們伸出援手的耶穌。
假如我們停下來分析那些對我們造成傷害的種種問題和困難,我們將陷入恐懼、痛苦和沮喪中。可是,我們並不是孤單的!我們相信有一位大能者會照顧我們,我們只須投靠祂!縱使我們還沒有察覺到祂的存在,祂已在我們身旁。讓我們相信祂、信賴祂,並把我們自己託付給祂吧。
當我們的信德受到考驗時,我們會掙扎、祈禱,就如伯多祿大聲呼喊:「主,救我罷!」(瑪14:30),或好像門徒在另一個類似的場合中所說的:「師傅!我們要喪亡了,你不管嗎?」(谷4:38)。可是,祂從沒有撤回祂對我們的救助。祂對我們的愛是真實的,並背起我們所有的重擔。
「小信德的人哪!你為什麼懷疑?」
路易斯(Jean Luis)是一位年輕人,也是個「小信德」的人。他和他的家人雖然同是基督徒,但他卻懷疑天主的存在。他和兄弟姊妹居住在西非象牙海岸的一個城市,距離父母居住的地方很遠。
當叛軍佔據那城市時,四名叛軍闖入他的家,大肆搜掠。同時,他們看中路易斯運動員的身型,便强迫他加入叛軍,與他們一起作戰。他的弟弟苦苦哀求叛軍放過他,但徒勞無功。
當叛軍正要把路易斯帶走時,他們的首領卻回心轉意,並決定釋放他。這個首領低聲向他的姊姊說:「你們要趕快離開,因為我們明天會再回來。」接着,他還向他們指示該走的路。
隨後他們反問自己說:「他所指示的那條路是否真的安全?會不會是一個陷阱?」
於是他們趁天還未亮便離家逃難,他們身無分文,卻只有半點兒信德。
他們徒步走了差不多三十英里,後來有善心人出錢讓他們乘坐大貨車,朝着他們父母居住的地方前進。途中,也有一些陌生人向他們提供住宿和食物。經過邊境關卡時,竟然沒有人檢查他們的證明文件。最後,他們平安抵達父母的家中。
他們的母親回憶說:「他們的狀況並不是很好,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一路上是在天主不斷的愛的引導下前行。」
抵達後,路易斯的第一句話就是:「哪裡有教堂?」然後對父親說:「爸爸,你的天主的確是無所不能的啊!」
盧嘉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