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公元五十年,保祿宗徒和他的同伴息拉來到斐理伯城。這城是保祿宗徒向歐洲大陸福傳的第一座城市。城中有一些人皈依了基督,卻惹來了外教徒的不滿和騷動,以致當地政府決定把他們秘密地趕出城外,他們卻堅持以他們羅馬公民的權利返回城中。
在當地政府和居民的阻撓下,他們仍成功地在斐理伯城建立起一個基督徒小團體。幾年後,保祿宗徒寫信給這個團體的信眾,勉勵他們要盡好市民的責任,忠信持守公民的本份。
在同一封信中,保祿提醒他們作為基督徒,「我們的家鄉原是在天上」(斐3:20)。可是,這並不能免除他們作為市民的社會和政治責任。身為基督國度的公民,基督徒應更積極地為眾人服務,合力在地上建設一個公義和友愛的城邦。
「你們生活度日只應合乎基督的福音。」
保祿宗徒透過這句聖言要求裴理伯人去度真正的基督徒生活。很多時候我們誤以為福音不能解決世上的問題,它只能在信仰的層面上為我們帶來天國。其實這並不正確。
幾時有天主的恩寵臨於一位基督徒身上,在他內的耶穌便會推動他去建立橋樑和開拓新的道路。此外,身為另一位基督,每個人,無論男或女,都可以在人類社會的不同範疇,如科學、藝術、政治等,作出具體的貢獻。
「你們生活度日只應合乎基督的福音。」
可是,我們怎樣才能成為另一位基督,為人類社會帶來真正的貢獻?我們可以跟隨耶穌的生活方式,一如福音向我們所揭示的。假如我們能夠接納和活出祂的聖言,我們的生活便愈來愈能夠合乎基督的思想、情操和教導。聖言將會光照我們所做的每件事,並且全面地修正我們的生活。
對,透過實踐福音,我們便能肖似基督,學習基督為他人獻出自己的生命。藉着愛,我們將能合力建設普世手足情。事實上,整部福音的要旨全在於愛天主和愛近人,它引導我們活出真愛。
我們經常談論愛,似乎無須再強調這點了吧!不對,因為我們的「舊人」(羅6:6)往往傾向于退縮到隱閉的地方,去發展個人的私利,反而對身旁經過的人置之不理,對公眾利益及人類的需要漠不關心。
因此我們必須在心中重新燃起愛火,並以新的眼光察看四周,找出改善社會的方案。愛會賦予我們洞察及創造的能力,使我們看見當走的路,給予我們勇氣和力量不斷地前行。
「你們生活度日只應合乎基督的福音。」
尤利斯(Ulysses Caglioni)就是這樣生活的。他是我們一位好朋友,他曾獻出一生,到阿爾及利亞跟基督徒和回教徒一起生活,並以簡樸及具體的方式向眾人見證了福音愛的精神。
他從不為自己生活,常常把弟兄姊妹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他對每個人都懷有一份特別的愛,毫不吝惜自己的時間,既分享他們的喜樂、成就和希望,也分擔他們的疲累、不安和痛苦,尤其是阿爾及利亞獨立後前十年所經歷的一切。
在九十年代,該國發生的動亂和恐怖事件,影響所及,全國人民(絕大多數是回教徒)無一倖免,甚至波及由外國人組成的基督徒小團體。當時,尤利斯和其他基督徒卻決定留下來,不返回他的家鄉義大利。
當一份報章訪問他時,他說:「我在阿爾及利亞非常安穩地生活了許多年,一切都很順利。現在的局勢雖然變得不穩和危險,但我不能就此離去,因為逃走並不符合福音的精神。」
兩年前的九月一日,他病故返回天鄉,他的回教徒朋友為他作了以下的見證:「我們之間的愛是如此深厚,我們會一起經歷和分享每一件事情。尤利斯是一座連接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橋樑。在一個不容異己的國家裡,我們學會了聆聽,排除偏見,不去判斷任何人。尤利斯教導了我們要為愛而做每一件事,為他人成為一份愛。」
盧嘉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