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就存有這般令人費解的矛盾現象:一方面,人永無止境地追尋摸索,在生命的考驗中為需求而擔心,彷彿失恃孤雛,深感無助;在另一方面,天主身為眾生的慈父,渴望分施祂的恩澤,以祂的大能去滿足祂子女的願望及需要。
好比「空的」在尋覓「滿溢的」,又像「滿溢的」在尋覓「空的」,只可惜兩者永不碰頭,一如凹凸不相合那般。
人天賦的自由便可以帶來這樣的禍害。
無論如何,對認識祂的人,天主始終是「愛」。
且聽耶穌說什麼:
「你們因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祂必賜給你們。」
福音上有一些話,耶穌過不久會重複的說,並慷慨地作出祂的承諾。耶穌以不同的語氣和不同的解釋,來教導我們該怎樣求得我們所需的。
只有天主才能說這種話。祂的大能無窮無盡。一切恩許都在祂的權能之下:包括物質的、精神的、可能的或不可能的恩許。
但小心聽清楚。
耶穌教你該「如何」把你的需要呈遞到上主面前,祂說要:「因我的名」。
即使你有小小的信德,這幾個字都能使你如虎添翼。
看,耶穌在世上生活過,祂曉得我們和你茫茫無盡的需求,祂怎會視若無睹呢?於是,當我們祈禱時,祂甘願成為我們的中保,猶如對每個人說:「去吧!到父跟前,因我的名義,懇求祂這個,或那個,還祈求這個。」祂知道聖父不會拒絕祂,因為祂是聖子,又是天主。
你不是以自己的名義到聖父面前,而是因基督的名。有一句諺語說:「兩國絕交,不斬來使。」
當你因基督的名到聖父面前時,你只是執行使者的職務。
雙方的交易便能迅速達成。
許多基督徒都是這樣祈禱的,他們可以給你引證無數承受過的恩澤。他們天天不斷地領受這些恩澤,從他們身上不期然地彰顯天父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愛護。
「你們因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祂必賜給你們。」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說:「我求過不知多少次了,也因基督的名,但我仍然得不到。」
這也有可能。但我先前已提過,耶穌在福音中其他地方也邀請我們去祈求,並進一步解釋該怎樣去求,可能你忽略了。
譬如,祂要求人「留存」在祂內,即活在祂的聖意內,才能獲得所求的恩寵。
因此你所求的事,可能與天主在你身上的計劃大相逕庭,而天主也許認為這件事不能助你善渡此生或福延來生,甚至祂知道這件事可能會遺害你一生。
祂既是你的父親,怎能忍心不顧一切,而去滿全你的願望呢?祂豈不是在欺騙你嗎?祂不會這樣做的。
因此,你祈禱前該先和祂定下協議,這樣說:「父啊,因耶穌的名,我想求你這件事,假如你認為是好的話。」
假若你所求的恩許,與天主聖愛為你安排下的計劃互相吻合,這句話便成為當然的諾言:
「你們因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祂必賜給你們。」
也可能你祈求恩許,而私下卻毫不情願遵照天主要求你的方式去生活。在這情況下,你認為天主答應你的要求是合理的嗎?天主不只願意賜給你一份恩寵,祂更願意給你圓滿的喜樂。只有那些遵照天主誡命和天主的聖言而生活的人,才會得到這一切恩許。只是沉思默想是不夠的,還要坐言起行。
假如你這樣做,便會得到一切。
總之,你真的願意得到恩寵嗎?
不論什麼事情,都可以向天主祈求,以基督之名,並首先立志承行主旨,下定決心遵行天主的法規。
天主萬分樂意賜給我們恩寵。只可惜許多時候是我們拒絕了祂的善意。
盧嘉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