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此,這片土地既有悠久的歷史,又有深厚的信仰,但磨練艱辛也不少,因此對於福音的價值異常敏銳,從普世博愛運動的精神上便可見一斑。
1958年,東歐的一位神父參加在意大利白雲石山普米埃羅鎮(Mariapoli di Fiera di Primiero)舉行的瑪利亞之城,於是這份精神便廣泛地,卻靜悄悄與其它的資訊一起傳播。
斯洛文尼亞的普世博愛運動(I Focolari in Slovenia):1966年,隨著第一個普世博愛運動中心在盧布亞納(Ljubljana)成立後,一個雖小卻充滿生機的小團體也誕生。1974年,陸續建立第二個中心。

70年代的歷史上留下難忘的一頁。紅新青國際樂隊(Genrosso)到斯洛文尼亞演唱。體育館內的演唱會擠得水泄不通,高潮在於一首以斯洛文尼亞語唱出的『瑪利亞』,自1945年起,在非宗教場合的電視上,首次播放一首富宗教意味的歌曲。
柏林圍牆倒塌後,展開了新的里程,可以在自由的氛圍下談論運動、集會等,於是紅新青與綠新青國際樂隊( Genverde)捲土重來。另外,創於70年代的新城斯洛文尼亞版(Novi Svet)以全新的姿態亮相,發行2300份。

詳情可瀏覽新城斯洛文尼亞版Novi Svet: http://www.novisvet.s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