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若望聽到北半球還有一些地方仍要為主殉道;他便要求加入獻主會(Oblati di Maria Immacolata(OMI) )因為獻主會在那些地區已有傳敎事業。但他踏上執事階段,他的熱忱消失,取而代之是孤寂。
很多獻主會會士與普世博愛運動接觸;經深入認識運動的靈修精神(the spirituality of the Focolare Movement)後,傳教士的英雄思想便被那透過愛和具體服務,即真正通往成聖之路取代。若望明白到:「無論你在那裡,真正地生活福音,便能夠習以為常付出生命……;由於你有愛的習慣,你便會有英雄本色。」

他除了熱忱;也很簡樸。在一個櫃上放一塊木板便成了他的牀。另一個櫃便是他的避難所:小聖堂。
散托里尼神父在金沙薩開始孕育一個運動團體,人數不少。幾年後,團體的人數如此眾多,盧嘉勒( Chiara Lubich )相信是時候開設一個普世博愛運動中心( Focolare)。
1992年,當地的政局危機四伏,他勇敢地留在薩伊。在嚴重的衝突爆發後,他逃回意大利。但不久,按他的本性,又很快飛回薩伊。邊境地區只有他一位白種人!
勇敢地為信仰作見証的機會不少。例如;當一些武裝部隊非法禁錮他的兩位修生,若望竟冒著生命危險,追蹤他們。就算這些軍人先向天開槍,然後開槍射他,他仍不放棄。他這份勇氣使士兵釋放了兩位修生。
一位同會弟兄這樣憶述:「若望愈來愈喜歡處於最卑微的位置,愈來愈簡樸。」
他曾被殉道所吸引,最後因交通意外,於1997年3月23日身亡。
那時刻也如每天每時的生活,他為了做一個大愛德,正前往普世博愛運動中心向一群青年分享有關聖母。




Feedback
Oui, j’ai connu le Père Santolini, je me rappelle quand je devais faire mes documents pour aller à Fontem, un homme serein , il transmettait la paix!! Paul Kisy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