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是,隨著戰爭的爆發,今天全國已成為歧視和迫害的對象。最殘酷的事情發生在兩年前,當ISIS極端主義者佔領摩蘇爾(Mossul)及其周邊高地時,短短幾個小時內,數千名基督徒不得不遺棄自己的家園。除了身上所穿的衣物之外他們一無所有,經過無數危險和不安中逃散,去約旦(Jordan)或黎巴嫩(Lebanon),在那裡尋找臨時難民營避難。一些統計資料顯示,伊拉克的基督徒原本有150萬(2003年),而如今只有30萬人。
基督徒團體也遭受野蠻的破壞性後果。離開這個國家的人和留下來的人主要集中在埃爾比勒(Erbil)、巴格達(Baghdad)、巴蘇拉(Bassura)和杜胡克(Dohuk),他們嘗試把和平傳遞到各地,建立和衷共濟的橋樑。不過,普世博愛運動以往特有的夏季聚會中,有400人參與瑪利亞之城(Mariapolis),而今年9月9至11日的活動中卻只有40人參與。人數的銳減並未影響到聚會的品質,在強度和深度方面都有明顯的增加,這也因為中心主題聚焦於慈悲精神中的人際關係。活動在靠近和伊朗(Iran)接壤的蘇萊曼尼亞(Sulaymaniya)舉行,參與者用3天的時間來真正培訓如何互愛。
來自約旦,現住在埃爾比勒運動中心的女核心拉孔塔•露拉(Racconta Rula)說:「我們在一種家庭氣氛中祈禱、做遊戲、散步,體驗真正的共融。在講到家庭的部分,所創造出來的分享精神讓我們能夠討論夫婦關係、移民的挑戰、工作和家庭的調和、孩子的教育……而年輕人通過編排舞蹈來展示我們怎樣才能成為通往別人的橋樑。」
巴格達的薩拉曼(Salomone)主教也來探訪瑪利亞之城,他的話激勵了所有的人:「耶穌希望我們成為這個世界的酵母。我很高興你們選擇在這個城市聚會,哪怕你們人數不多,但你們一定會在這個地方烙下那些認真致力於生活福音的人的印記。」
「運動」中心努力支持那些留下來的人,以及決定離開的人,因為他們意識到無法為將來作規劃艱難的生活,特別是那些年輕人。露拉接著說:「我們看到,雖然他們生活在國外,但仍舊希望能保持聯絡。一個年輕的男生從難民營寫信給我們說,合一的精神是唯一支持他的光明,嘗試去愛別人使他們正經歷那令人不安的等待更有意義。」
在瑪利亞之城所分享的眾多經驗中,一位在公立醫院工作的外科醫生的經驗頗有象徵性意義。由於醫生無法定期拿到薪水,他們嘗試把手術安排在下午,因為那時候的手術是私人的和有報酬的。然而,他決定盡可能幫助更多人,所以把時間都預約在上午。起先,他的同事都批評他,但慢慢地,他們也開始跟着這麼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