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加哥(Chicago)團體寫道:「我們為整個中西部團體所舉辦的瑪利亞之城即將閉幕。去年,我們就已經感覺到,需要改變舉辦地點和我們傳統的活動風格,此前一直是在城市裡的一所大學校園裡舉行。這次,我們選擇了在景色宜人的湖岸邊。節目主題是:『瑪利亞——她的經驗,也是我們的經驗』,提醒我們,沒有人能免除納匝肋(Nazareth)的瑪利亞所經歷過的考驗和不確定,並告訴我們如何面對。結果如何呢?瑪利亞之城的氣氛就好像是一個家庭午宴,輕鬆之餘,也有很大的靈活性,即興(也意味著良好的幽默感)和普遍的和平的感覺。」又說:「每天聚焦的主題和所分享的經驗幫助我更深入瞭解瑪利亞,她所生活的艱難時刻,以及她設法戰勝考驗的方式。我很喜歡小組分享有關『如何懂得失去』。這種類型的心態在當今世界裡並不常見。」

在美國的田納西州(Tennessee),約有70人參與瑪利亞之城,他們來自東南部各州:馬里蘭(Maryland)、佐治亞(Georgia)、田納西、阿肯色(Arkansas)、阿拉巴馬(Alabama)、佛羅里達(Florida),及德克薩斯(Texas),還有來自印第安那(Indiana) 和紐約。他們寫道:「我們用了很多時間去建立關係,甚至看了幾場世界盃足球賽……在場的小孩子是一份禮物,他們總是最先來講述自己具體的愛的行動。我們更深入地探究瑪利亞的『我願意』,以及她『把耶穌帶給世界』。在最後結束的環節上,一個和我住在同一個地點的男生分享自己的經驗。一個父親說:『我被我兒子的愛所震驚,他才7歲。當我在忙碌準備最後的節目時,他去為我取午餐。』一個孩子說:『我們為什麼不住上一整個月呢?』」

玻利維亞(Bolivia)的瑪利亞之城的特點是有許許多多的年輕人參加,包括年輕人的新青節(Genfest)。「成年人和青年之間那份偉大的互愛使得這兩件盛事都取得了成功。在瑪利亞之城裡,我們開辦有關生態、共融經濟、交談的工作坊,甚至為最後一天的新青節準備了舞蹈和遊戲,一個超越我們的界限的絕佳機會,正如活動的主題所說的,向許多年輕人講論天主!」




Feedback
Ojalá católicos, ortodoxos y protestantes algún día seamos uno. Felicidades a todos los que han asistido y participado de las mariapo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