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 生活聖言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詠23[22]:1)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

詠23[22:1

 

聖詠第廿三篇是最為人所熟悉及喜愛的聖詠之一。這是一首表達信心的歌詠,也同時具有喜樂地宣示信德的特徵。以色列子民的成員以這首聖詠祈禱,因為天主曾透過先知承諾過,會做他們的善牧。作者宣稱,當他得知自己在聖殿內受到保護 [1],令他感到幸福。聖殿是他的庇護所及上主賜恩之地,但他也想藉著自身的經驗,鼓勵其他人對上主的臨在充滿信心。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

 

聖經各個部份,都非常重視牧羊人及羊群的形象。為能更好地理解這一點,我們必須把思緒帶到中東乾旱多石的沙漠中去。羊群溫順地跟隨牧羊人,因為沒有他,羊群就會誤入歧途,走向死亡。羊群必須學會信任牧人,聆聽他的聲音。他更是羊群恆常的旅伴。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

 

這首聖詠邀請我們通過體驗天主的慈愛,加強與祂的親密關係。有人可能會質疑,為什麼聖詠作者能夠說出:「我實在一無所缺」?因為在我們的日常經驗中,從不缺乏困難和挑戰,包括健康、家庭或工作等方面,更不能遺忘因著戰爭、氣候變化、移民或暴力等原因,很多處於巨大痛苦中的兄弟姐妹。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

 

理解這篇聖詠的關鍵在於「上主與我同在」(詠23:4)。這句話肯定了那位就是愛的天主總是陪伴著我們,讓我們以不同的方式體驗生活。盧嘉勒表示:「知道我們可以求助於一位存在的,憐憫我們,賠補了我們罪過的天主是一回事。而在一切的恐懼、孤獨、像孤兒般的感覺、所有的不確定性中,仍然感到自己生活在天主的眷顧中,是天主所鍾愛的,是另一回事。[⋯⋯]這樣的心靈知道自己被主所愛,而且全心全意地相信這份愛,並願意全然信靠祂,跟隨祂。以致生活中的種種際遇,無論是喜樂或憂苦,為他來說都是源於愛,都是在愛的計劃中被允許的。」[2]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

 

耶穌是實現這美好預言的那一位。在若望福音中,祂毫不猶疑地稱自己為「善牧」。我們與這善牧的關係是既個人又親密的:「我是善牧,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若10:14-15)。祂引領羊群到祂的聖言──亦即生命的草場,特別是「新誡命」的訊息中。如果能夠實踐出「新的誡命」,那麼以祂的名,在祂愛內合而為一的人們中間,復活主的臨在就變得「有形可見」[3]

 

 

本文由奧古斯托.帕羅迪.雷耶斯(Augusto.Parody.Reyes)和生活聖言小組撰寫

 

 

[1] 詠23:6。

[2] 盧嘉勒,《今天的要點》,(【意】羅馬:新城出版社,1997),148頁。

[3] 參閱瑪18:20。

評論的守則(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