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 生活聖言

 
「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就當作你們的僕役;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為首,就當作眾人的奴僕。」(谷10,43-44)

 

 

「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就當作你們的僕役;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為首,就當作眾人的奴僕。」

(谷1043-44

 

在前往耶路撒冷的途中,耶穌第三次談及自己將要受難和死亡,好讓祂的門徒能夠對即將發生在祂身上的苦難和死亡有所準備,但恰恰是那些最密切地追隨他的人,卻對此無法理解。

不僅如此,在宗徒們中間也因此爆發了衝突:雅各伯和若望要求「在祂的榮耀中」[1] 佔據尊貴的地位,其他十人對此表示憤慨、抱怨,團體因而出現了分裂。

於是,耶穌耐心地把他們都叫到自己身旁,並揭示一個令人震驚的宣告:

 

「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就當作你們的僕役;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為首,就當作眾人的奴僕。」

 

在馬爾谷福音的這句話中,僕人、奴僕的形象在逐漸增强。耶穌引導我們改變態度,從只簡單地服務於一個有限且安穩的小團體,提升為無一例外地對所有人的完全奉獻。

相對於人們對權威和政府的傳統觀念,耶穌提出的是一個完全另類並且相反潮流的建議。或許正是這點令宗徒們著迷,也吸引著我們。

這難道就是基督徒之愛的秘訣嗎?

「福音中有一個沒有被我們基督徒過分強調的詞語就是:『服事』。在我們看來,似乎這已是一個過時的詞了,不符合服侍者和被服侍者的尊嚴。然而,福音的精神全在於此,因為它就是愛。而愛意味著服侍。耶穌不是來發號施令,而是來服侍人的。……服侍,彼此服侍就是基督的教義,那些將其付諸實踐的人(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也就成就了一切;一切並不是指已圓滿無缺便停滯不前,相反地,由於是充滿活力的基督信仰,所以會成爲熊熊烈火蔓延開來。」[2]

 

「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就當作你們的僕役;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為首,就當作眾人的奴僕。」

 

在耶穌的聖言中與祂相遇,開啟了我們的眼睛,就如同在接下來的聖經章節裡描述的 [3]:像失明的巴爾提買(Bartimeo)被治愈後重獲光明一樣,它使我們擺脫了狹隘的局限,讓我們沉思天主的視野、凝視祂的「新天新地」[4] 計畫。

耶穌是替門徒洗腳的主 [5],祂服務眾人的榜樣與我們公民團體(有時是宗教團體)所扮演的服務社會弱勢群體的僵化角色形成鮮明的對比。

因此,基督徒的服務就是效法耶穌的榜樣,向祂學習一種新的社交方式:在任何人類、社會或文化條件下,徹底地親近每個人。

正如瓦爾登斯教會衛理公會牧師喬瓦尼.安齊亞尼(Giovanni Anziani)所建議的那樣:「……藉著我們願意把信心和希望寄託在眾人之僕的天主身上,天主聖言要求我們在身處的世界及其所有矛盾中,充當和平與正義的使者,成為各民族之間和解橋樑的建設者。」[6]

這就是身兼作家、記者、政治家和父親角色的佐丹尼先生(Igino Giordani)在獨裁統治的歷史時期的生活方式。他描述自己的經歷時寫道:「按基督宗教正宗的看法,政治只是一個僕人,應該成為主人:不能夠被濫用,或成為主宰,也不能成為教條。這就是政治的功能和尊嚴:為社會服務,是付諸行動的仁愛,是愛國的第一種形式。[7]

耶穌用祂一生的見證,提出了一個有意識和自由的選擇:生活不再活在我們自己個人和我們的利益上,而是「為他人而生活」,感同身受,分擔他人的重擔和分享他人的喜樂。

我們在政治和社會領域,也在家庭、學校和信仰團體中都擁有或大或小的責任和權力空間。讓我們利用這些「尊貴地位」為共同利益服務,建立公正和團結的人際關係。

 

 

 本文由蕾蒂思.瑪瑰(Letizia Magri)和生活聖言小組撰寫

[1] 參見 谷10:37

[2] 盧嘉勒,〈服事〉《新城》(【意】1973年12月),13頁

[3] 參見 谷10:46-52

[4] 參見 伯後3:13

[5] 參見 若13:14

[6] 瓦爾登斯教會https://www.chiesavaldese.org/aria_covers.php?ref=111

[7] 麥索納 (P. Mazzola)編,《佐丹尼之瑰寶》(Perle di Igino Giordani),都靈:厄法達出版社,2019,112頁

0Comment

評論的守則(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