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 生活聖言

 
「怎麼,你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你眼中的大樑,倒不理會呢?」(路 6:41)

 

 

「怎麼,你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你眼中的大樑,倒不理會呢?」

6:41)

 

經過整夜的祈禱, 耶穌從山上下來,揀選了祂的宗徒。下到平地之後,祂從真福八端開始,向他們講論了許多事情。

 

與瑪竇福音不同,路加福音的記載只有四端真福,提到窮人、飢餓者、受苦和受逼害的人;此外,也對富有的、飽飫的和傲慢的人提出了相對應的警告 [1] 。耶穌將天主對這些卑微者的鍾愛作為自己的使命 [2]。在納匝肋的會堂裏,祂宣告自己充滿了上主的神,祂來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

 

耶穌繼續勸勉祂的門徒,甚至要他們愛自己的仇人[3]。祂的這番話來自於天父對人的態度:「你們應當慈悲,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路 6:36)

 

這訓導的出發點是:「你們不要判斷,你們也就不受判斷;不要定罪,也就不被定罪;你們要赦免,也就蒙赦免。」(路 6: 37)然後耶穌採用一個刻意不成比例的圖像來勸誡門徒:

 

「怎麼,你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你眼中的大樑,倒不理會呢?

 

耶穌真的認識我們的心。在日常生活裡,我們經常有以下這種令人難過的經驗: 我們很容易批評——甚至嚴厲地批評——弟兄姐妹的錯誤和弱點,而沒有考慮到,當我們這樣做時,我們是把只屬於天主的審判權歸於我們自己。事實上,為了 「除去我們眼中的大樑」,我們需要謙卑,而這謙卑來自於意識到自己是罪人,並不斷地需要天主的寬恕。只有那些有勇氣正視自己眼中的「大樑」,並因此而悔改的人,才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脆弱及缺點,而非評斷與誇大他們。

 

但是,耶穌並沒有要求我們閉眼不看事實。祂希望自己的門徒能夠在新生命的路途上彼此幫助,不斷進步。聖保祿宗徒也不斷要求我們關心他人:要勸戒閑蕩的,寬慰怯懦的,扶持軟弱的,容忍一切人! [4] 唯有愛才能做到這一切。

 

「怎麼,你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你眼中的大樑,倒不理會呢?」

 

那麼,如何將這句生活的聖言付諸實行呢?

除了以上說過的,從這個四旬期開始,我們可以祈求耶穌教導我們,以祂的眼光,以天主的眼光去看待他人。天主以心靈的慧眼看待一切,因為天主的眼光是愛的眼光。然後,為了能夠相互幫助,我們可以恢復特倫托普世博愛團體第一批女核心成員所採用的重要而有效的做法:

 

盧嘉勒曾經對一群穆斯林朋友這樣說: 「為了徹底地活出愛,在剛剛開始的時候並不那麼容易。 ……即使在我們之間,在我們的人際關係上,也可能出現裂痕,我們之間的合一也會脆弱無力。例如,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一些缺點和他人的一些不完美,並對它們進行評斷時,就會產生這樣的情況,以至於我們之間彼此的愛會變得冷淡。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我們曾經想過要在我們之間訂立一個盟約,我們稱之為『慈悲的盟約』。我們決定要在每天早上遇到的人身上——無論在家裡、在學校、在工作環境中等等——看到一個全新的他,不想他以往的缺點,只用愛來看待一切。……這是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共同承擔的堅定的許諾。這許諾能夠幫助我們始終率先第一個去愛,效法慈悲的天父,因為祂常常寬恕並忘記我們的過錯。」[5]

 

 

本文由奧古斯托.帕羅迪.雷耶斯(Augusto Parody Reyes)和〈生活聖言〉小組撰寫

[1] 參見 路6 : 20-26。

[2] 參見 路4 : 16-21。

[3] 參見 路6 : 27-35。

[4] 參見 得前5 : 14。

[5] 盧嘉勒 ,〈愛近人:與穆斯林朋友的對話〉,岡道福堡,2002 年 11 月 1 日。參見 盧嘉勒《互愛》,新城出版社,羅馬 2013 年,第 89-90 頁。

評論的守則(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