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經驗:去愛與服務
家中的互愛可以成為一股力量和推動去服務團體,並促進有建設性的關係,甚至在基督徒合一的範疇上帶來影響。
[全部資料]家中的互愛可以成為一股力量和推動去服務團體,並促進有建設性的關係,甚至在基督徒合一的範疇上帶來影響。
[全部資料]自1949年起,第一位核心成員神父傅理斯一直在盧嘉勒身邊。盧嘉勒視他為『共同創辦人』。他在多方面具體落實了普世博愛運動,如推動興建盧比亞諾福音小城、成立新城出版社等。
[全部資料]第一位聖公會女核心成員講述她在1960年,當大公合一仍處於初步階段,她與合一理想相遇的經歷。
[全部資料]左丹尼喜愛和平,反對法西斯。他已婚,育有四子女,是一位圖書館管理員,更是一名作家和記者,又是基督徒合一的先鋒。他致力基督信念的政治,被選為立憲的成員。盧嘉勒稱他為自己的『共同創辦人』。
[全部資料]不要忘記今天一些人才慶祝東正教的聖誕節。來自俄羅斯教會普世博愛運動的年輕核心成員尼庫拉(Nikolay)分享他的一些傳統生活。
[全部資料]我們重溫普世博愛運動的經歷時,就得提及教會在審查孕育中的運動,從中正顯露出運動的某些靈修要點比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所確認的還要早出現。
[全部資料]「唯一重要的事就是恆常第一個去愛!」(生於1926年5月31日,卒於2008年12月31日)
[全部資料]波蘭普世博愛運動的先鋒之一,札爾茲.切斯爾斯基(Jerzy Ciesielski)既是父親又是工程師。天主教會認為他是徹底生活福音的模範。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