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經驗:去愛與服務
家中的互愛可以成為一股力量和推動去服務團體,並促進有建設性的關係,甚至在基督徒合一的範疇上帶來影響。
[全部資料]家中的互愛可以成為一股力量和推動去服務團體,並促進有建設性的關係,甚至在基督徒合一的範疇上帶來影響。
[全部資料]1月25日,結束每年基督徒合一祈禱周,整年都朝著彼此修和與互相開放的途徑而進發。今年的主導思想是:耶穌怎可以被分割?
[全部資料]實踐天主的聖言能改變我們身處的任何環境,以下是三個不同國家的簡短經驗。
[全部資料]自1949年起,第一位核心成員神父傅理斯一直在盧嘉勒身邊。盧嘉勒視他為『共同創辦人』。他在多方面具體落實了普世博愛運動,如推動興建盧比亞諾福音小城、成立新城出版社等。
[全部資料]左丹尼談及盧嘉勒於1944年1月24日那天發現了「被捨棄的耶穌」是愛情的高峯,也成了合一靈修中一個重點。
[全部資料]1920年1月22日是盧嘉勒冥壽的日子。我們與無數的人一同對她表達無限的感謝,她以一生來做福我們。現在,我們為您刊登盧嘉勒的兩篇簡短文章,以作紀念。
[全部資料]第一位聖公會女核心成員講述她在1960年,當大公合一仍處於初步階段,她與合一理想相遇的經歷。
[全部資料]瑪利亞事業又名普世博愛運動。讓我們在成立運動七十載之際,重溫天主聖神在盧嘉勒和跟隨她的那群初期團體中所施行的化功。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