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位於兩個大海洋與安第斯山脈之間

 
4月2日至4月9日,普世博愛運動協同會長方樂德將訪問哥倫比亞,並與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爾、秘魯、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的普世博愛運動團體見面。4月4日將在波哥大曼努埃爾•貝爾特蘭大學(Università Manuel Beltrán)舉行一個學術性會議。

普世博愛運動在這些地區的淵源肇始於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Bogotá),位於海拔2600米壯麗的高原上,是一個現代文明大都市,人口達九百萬。1968年年輕的童軍盧查魯(Lucero)為當年的聖體大會服務,認識了法國籍的蘇特魯神父(Padre Sotelo)。神父給他送上一本由盧嘉勒(Chiara Lubich)著作的小冊子,名為《新青指南》。盧查魯與其他青年(i giovani del Movimento)被書中提到的歷程所吸引,而他們的生活見證正道出吸引其他人的地方。

同一時間,在工業發達不斷轉變的城市麥德林(Medellín),慈幼會路易士·博尼利亞神父(P. Luis Bonilla)從阿根廷所發行的《新城》(Ciudad Nueva)雜誌(西班牙語)上發現他一直在尋找福音化的活潑生活。從那一刻起,他在自己居住的社區向鄰居傳播他所找到的『理想』。他又開始與雜誌編輯部聯絡,幾個月後,意大利籍的女核心成員安娜·索麗妮(Anna Sorlini)一直與他書信來往,並多次拜訪他,逐漸在當地誕生了一個小團體。

1972年,哥倫比亞設立第一個普世博愛運動中心,1976年設立第二個。從這裡便一觸即發,福音的精神傳遍南美洲12個國家,從墨西哥到秘魯等。總之,到處的反應都非常熱烈。在這段歷程上其中一位主人公就是原籍意大利特倫托的馬婷娜·撒爾托莉(Màrita Sartori)。她自1973年起在哥倫比亞生活,直至臨終(2002年)。另一位先鋒是原籍意大利皮埃蒙特地區的卡魯·卡薩貝特枚(Carlo Casabeltrame)。

這些年來,拉巴度·藍米肋茲蒙席(Monsignor Libardo Ramirez)一直參與普世博愛運動主教朋友的聚會,並把合一的理想帶到他的教區亞美尼亞(Armenia)。阿高斯汀諾·阿巴特神父(Don Agostino Abate)到達哥倫比亞後,便成立神父普世博愛運動中心。另外,許多已認識運動的修會人士和修女到各地傳教,也把這個靈修帶到不同的地方,因而誕生了不少小團體,包括維肋(Valle)、霍拉(Huila)、桑坦德(Santander)、納里尼奧(Nariño)、亞蘭提高(Atlántico)槽高(Chocó)安提奧奎亞(Antioquia)和昆迪納馬卡(Cundinamarca),更發行哥倫比亞自己的《新城》雜誌。

從政治、社會與經濟的形勢來看哥倫比亞卻每況愈下,貧窮人口指數超過百分之四十八。同時,又發生武裝紛爭與遊擊戰鬥,還有走私販毒和種種的暴力與被迫遷移的問題。

普世博愛運動的團體努力不懈地面對這種情況,為此,盧嘉勒於2002年提出建議的方案,於是哥倫比亞普世博愛運動的成員特別參與政治活動(politica),從合一的靈修(spiritualità dell’unità)中衍生新的法律(diritto),這是運動在當地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目前運動的中樞位於波哥大50公里外托康茲帕(Tocancipá)的『喜樂瑪利亞之城中心』。為整個地區提供合一靈修的培育和傳播工作。此外,在波哥大與麥德林設有兩個普世博愛運動中心,還發展不同的社會工作項目,如在首都南部的『合一社區中心』(Centro Sociale Unità);托康茲帕的『旭日初升學校』(Scuola Sole Nascente);麥德林的『和衷共濟遠距離計畫』和波哥大某些學術性的項目,在政治界推動手足情誼的計畫。哥倫比亞全國的普世博愛運動成員與附屬成員約6500人。

可以瀏覽Focolare Worldwide Colombia

另外可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