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嘉烈•雷朗(Margaret Neylon)

 
生於1919年10月28日,卒於2011年5月12日

「你曾為你的獨生子而受苦,你知曉我現在也同樣多麼苦痛,請你幫助我!」

瑪嘉烈·雷朗(Margaret Neylon)熱切地以這句話來祈求聖母瑪利亞。她的第一任丈夫在一次交通意外中喪生。她不久前剛與若翰結婚,爲此她離開了家鄉利物浦,跟隨若翰到愛爾蘭。之後,她發現自己七歲的獨子艾迪(Eddie)罹患肌肉萎縮漸進致殘性疾病。

幾年後,瑪嘉烈認識普世博愛運動( Focolare),

為她而言這是她的祈禱獲得了俯允,讓她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發現並經驗到天主的愛。她與兒子的生活也徹底地改變過來。

可以說瑪嘉烈就如同聖若望其中一封書信上所記載的:「我們相信了愛!」她回想說:「我對普世博愛運動一無所知,但我明白到唯一需要的就是去愛!」

另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是瑪嘉烈與艾迪到羅馬參加聚會,深入認識普世博愛運動的靈修精神( spirituality of the Focolare.)。他們在回程上一起祈求能成為天主愛情的工具,把那個福音的理想也帶到愛爾蘭。當時艾迪只有十歲,並開始要忍受疾病帶來的折磨。

瑪嘉烈說:「我們剛回來便開始與許多人分享我們的發現,很快我們意識到具體的愛與我們之間的愛猶勝於去談論愛。」

瑪嘉烈從那一刻開始去愛所有人,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她竟然成為愛爾蘭( Ireland. )普世博愛運動這個新興家庭的母親。

瑪嘉烈記起多年前向聖母所祈求的,她選擇跟隨聖母的芳表而生活,盡力以自己的生活把耶穌和愛帶給人人。

於是許多人被她這樣嶄新生活方式所吸引,也開始來到她的家,而且青年的數目與日俱增。起初他們到來為與艾迪做朋友。之後,他們卻留下來與瑪嘉烈傾談,發現到耶穌教導我們去愛的美麗之處。瑪嘉烈不斷到廚房為大家準備飯餐,大家視她為人人的母親。身為母親有時也得對自己的子女嚴格,許多人都認同她的坦率直言是要說實話。雖然她難以育有其他子女,這樣她卻得到無數的子女。

羅馬與英國的男女核心成員都給瑪嘉烈不少的幫助與支持,其中一位是盧嘉勒(Chiara Lubich’)初期同伴之一杜麗·贊邦妮( Dori Zamboni, ),即與盧嘉勒一起開始運動的成員。瑪嘉烈的家庭成爲一個普世博愛運動中心,在周圍誕生了一個團體,日漸成長。

瑪嘉烈的一生具備恆常不斷『捨棄』的特色,唯獨尋求那些天主真正願意她做的事。

她在生活的許多考驗中往往問:「為什麼?」(她的兒子艾迪與丈夫若翰相繼於1979年和1990年去世)。然而,她想起耶穌在十字架上也曾同樣呼喊,於是總給她勇氣。甚至在極度沮喪的時刻,她都感到被祂的愛所包圍,於是總能日益更新信念,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歲月催人老,天主一步一步要求瑪嘉烈付出一切,包括她的健康、走路與自理的能力,甚至精神的健康。然而,她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記得,她的健康越差,天主的臨在越強烈,更彰顯天主在她內施行化功。她重複地說:「有許多人的遭遇比我更淒涼,我還有什麽可以埋怨的?」

多年前,盧嘉勒給她的一封信中提醒她的名字瑪嘉烈的意思是珍珠。因她對天主無比的信任,她真的成了那非常寶貴的珍珠,現在珍藏在許多愛爾蘭人的心中。

評論的守則(500)

 

另外可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