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信徒與猶太教徒之間的對談是非常特別。若望保祿二世稱猶太教徒為「長兄」,而本篤十六世則認為他們是「信仰之父」,都是突顯各個宗教之間存在緊密深切的維繫。

普世博愛運動與猶太教團體成員在不同國家的首次接觸,要追溯到1970年代至1980年代。

1995年,一位羅馬猶太教團體的代表在運動總中心羅卡帕,給盧嘉勒(Chiara Lubich)餽贈了一棵橄欖樹,嘉許她在猶太教徒與基督信徒之間締造和平的貢獻。

1996年, 由運動在羅馬主辦了第一屆猶太教與基督信仰的國際性會議,主題集中在對天主和對近人的愛。大家都驚訝發現到,傳統經師的真傳教導與運動的靈魂精神非常吻 合。會議的高峰是大家按美國紐約猶太教經師諾爾瑪.雷維提()所建議的訂定「愛與慈悲的盟約」,被視為猶太教與基督信徒和不同傳統的猶太團體的一個修和行 動。

總之,最具意義的事件是於1998年,盧嘉勒到阿根廷(Argentina)布宜諾斯艾利斯探訪,介紹合一靈修之際,突出猶太教祖傳的精神與合一靈修(the spirituality of the Movement. )有共同之處。最感動的一刻是盧嘉勒談到「大屠殺」事件,她說:「那次引以為耻的大屠殺所帶來的痛苦,以及最近所有血腥的迫害,不能不帶來成果。我們願意 與你們分擔苦痛,因為不是這深淵相隔了我們,反而成了連結我們的橋樑,並成為合一的種子。」從那時起,每年在阿根廷布誼諾斯艾利斯附近的普世博愛運動福音 小城麗雅瑪利亞之城( Mariapolis Lia)都會舉行和平日(Day of Peace)。

另一個里程碑是1999年, 盧嘉勒與猶太教朋友在耶路撒冷見面。可惜,盧嘉勒無法抽身出席,由運動各大宗教交談總負責人藍德雅(Natalia Dallapiccola )和方安素(Enzo Fondi )讀出盧嘉勒回答的問題。其中一些與會的猶太教經師都非常欣賞。其中一個答案是有關痛苦,盧嘉勒引用了塔木德(Talmud)的經歷:「凡沒有體驗天主隱藏的一面,不是猶太子民的一份子。」(TB Hagigab56)

2005 年起,已舉行了四屆國際性研討會,首兩個在羅馬岡道夫堡舉行;第三屆於1999年, 在耶路撒冷進行。無論是猶太教徒或基督信徒,人人口中都不斷提及「奇蹟」和「希望」兩個詞語。當地運動的阿拉伯團體也有出席會議。眾人都願意接受合一的艱 巨挑戰,正如會議的標題指出:「一起向耶路撒冷前行」。最動人的場面,莫過於在西乃山;或按傳統說法,耶穌在橄欖山園祈求合一;或在哭牆上,大家都鄭重地 訂定「互愛的盟約」。

2011年,研討會(symposium )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麗雅瑪利亞之城舉行,除了基督信徒和猶太教徒外,還有不同的教派,如東正教、保守派和改革派,主題是「身份與對談──一條延續的道路」。節目非常豐富,各學問領域的專家都有演說,如哲學、人類學、心理學、教育學、法律和媒體。這些重要的日子不僅是由於研討內容充實,也是由於大家互相聆聽( the mutual listening),交流了各類的經驗。一位猶太教和參加者分享說:「這幾天彼此尊重交談,猶太教的不同團體都能融洽相處在一起。」

去年2013年,在羅馬再次舉行國際會議(an international gathering),大家都嘗試更深入地進入對方的傳統。

然而,這些成果纍纍的對談所具備的主要特色,不在於所舉行的會議,反而是一起的生活,持續交換自己的看法與經驗,從而在歐洲、以色列和南北美洲的許多城市上,解開了多年來彼此的積怨。

生活見證

文章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