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領域中的宗教』夏季課程的構思在4月於上智大學學院(Sophia University Institute)舉辦的一次跨學科研討會閉幕時產生。在會上,一群專家發起了一場跨學科、跨宗教反省(與會學者都是基督徒、什葉派和遜尼派穆斯林、一位佛學專家,還有一位是在俗思想家)及跨文化活動,因為除了歐洲國家外,還有來自北美、土耳其、中國及美國的學者。
學校課程包括六場全體會議,其中四場是為註冊報名的人預留的,另外兩場向公眾開放。在工作小組討論後還有一對一的課程。
上智大學學院的精神恰恰就是將生活與思想、靈修經驗和科學研究之間的二分法融合起來。這個觀點提出,需要澄清:一個人對真理的個人理解,如何與屬於其它宗教文化的人對真理個人的理解協調。一個斯洛伐克(Slovak)學生強調,對知識的研究再也無法是獨立或單一門學科所能完成的,而是一個團體的投身,聯合教授和學生的研究工作,這份工作也應當和一生的承諾互相匹配。
與會者逐步設法創造一種環境,讓文化內容和生活觀念在其中和諧並存起來,不僅鞏固傳統的二分法,而且還有助於打破文化和宗教的障礙。休閒時刻也是一個深化關係的好機會。深入研究每個人的世界中那深刻的差異,由此而增強具體的對話,在對話中,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和可持續的。
在2,500米高的山頂上,基督徒聚在一起舉行彌撒,而穆斯林則有他們自己的祈禱儀式。
課程結束時,學員們全都感覺到他們因一份深刻的手足情誼而感到緊密相連。差異仍舊存在,但現在看來已成了一種相互充實之源。
在回程路上,一位年輕的什葉派學員寫道:「我要把在上智大學學院的夏季課程上有幸一起度過的那個非凡團體放在Facebook(臉譜)上。我能夠用地道的形式來介紹自己的信仰,而不是依照別人所傳達我們宗教的錯誤形象。同樣,我也能夠深入到他們的生活中,深入到我視為自己弟兄姊妹的信仰中去。我在白雲石山(Dolomites)那奇妙環境中所產生的經驗,幫助我對天主教有了新的發現。我祈求,希望我們能夠繼續這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全球化領域中的宗教』
在白雲石山的唐納迪高(Tonadico)舉辦夏季課程,不僅因為那裡風景優美,而且也因為盧嘉勒和那些山區之間的緊密關係。事實上,1949年,盧嘉勒和她的幾位年輕同伴就在此處生活過那份奧秘經驗,這處也是她所創辦『事業』的歷史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