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比亞諾福音小城的國際勞萊托家庭學校作東道主,熱烈歡迎各地家庭,並簡單道出家庭生活的要訣:「愛人如己、愛所有人、率先去愛、打成一片……」這種愛的藝術給家庭自力更生的力量,來自成員之間的信任、寬恕、負責、創意等。即使在痛苦的情況挑戰和困境下,這粒共融的種子可以發亮發光,使「憤怒和焦慮無立之地。」正如負責聯絡50多位分居夫婦的占尼(Giann)所形容的。
節目是透過六個工作坊進行,都是針對目前熱門的家庭問題,分享經歷和探討主題。其中一個是工作坊是為150位兒童和青少年而設;另一個是有關夫婦在人生各階段的關係;還有父母子女教育及為不幸和有困難的民族,設立和衷共濟的行動。
某些家庭來自敍利亞,分享他們找到正能量,去克勝恐懼和戰爭的蹂躪,說:「我們在活動場館外所種植的花朶作為活動結束的行動,表示我們願意把它帶去給其他家庭和周遭的人們,象徵着希望和手足之情。」
在普世博愛運動會長傅瑪利的講話上,她呼籲大家要成為人類的父親和母親,表示「支持和鼓勵普世手足情誼」,視之為個人的貢獻。家庭有其人性上的脆弱與限制,但恰恰「要從內更新,好能成為治癒世界的那道光和那份熱。」

會長勸勉:「你們繼續全力以赴,不要因遇上困難而氣餒,或感到孤軍作戰。」家庭被召叫給有問題的社會提供資源,也許恰恰要用孩童眼光來看世界,正如印度教善提阿嵐團體(Shanti Ashram)主席溫露·阿嵐(Vinu Aram)教授所提出的。她與普世博愛運動有緊密的友情和合作關係,藉新家庭非政府組織(AFNonlus)幫助印度無數的兒童和婦女。另外,負責全國家庭牧民保祿·曾提尼神父(Don Paolo Gentili)表示:「你們所做的正正是建樹教會,聽從聖神,關注脆弱家庭,為他們謀求幸福。」(AL308),這就是「《愛的喜樂》通諭的具體篇章。」
經歷多年,相信是時候開設一個國際性和跨學科的「研究中心」為夫婦生活而著書立說,將按上智大學的宗旨,加深研究藉盧嘉勒的神恩有關家庭主題的啟廸。
「家庭強光」活動也包括了一場「研討會」,各學術界和跨學科人士參加,主題是「家庭生活的互愛盟約」。
聯絡有關家庭研討會的負責人米高廸班尼教授(Prof. Michele De Beni)認為首先要用一份意志去愛,並說:「要從『誰愛我?』這問題轉到『我愛誰?』」他總括說:「相互性的挑戰是組成一團隊,先以自己為研究對象,認清相互的本質特性。」
若望·皮爾朗尼(Giovanna Pieroni)撰
家庭──學習互愛的學校
為慶祝普世博愛運動家庭分支成立五十周年舉行「家庭強光」綜合活動,除了回顧過去的發展和分享生活見證外,還為家庭設立一個「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