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冷城:以藝術為合一的工具
意大利托斯卡拿文化協會推廣歷史計劃之『民族之間的和諧』2006年已成立『舞蹈-實驗-和諧』的組織。今年首次在聖地演出。
[全部資料]
盧嘉勒寫道:「戰火延綿,轟炸頻仍,防空洞不是避難之所,很自然便想到隨時有機會魂歸天國。由於以上種種在我們心中產生一個渴求,讓我們在九死一生的這些關頭前,去實踐那個天主最渴望我們去完成的聖意。於是我們想起那條耶穌指出我的和新的誡命:『這是我的命令;你們要彼此相親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沒有更大的愛情為自己的朋友犧牲生命。』(若15:12-13)」
盧嘉勒又寫道:「有人說耶穌如同一位移民,把祂天上的風俗習慣帶到世間來。耶稣給我們『祂』的誡命,把天上的法律帶到人間,就是至聖聖三之間的愛情。我們彼此相望,下定決心說:『我準備好為你而犧牲』;『我為你』。每一個都為對方犧牲。然而,假如我們必須準備好彼此為對方犧牲,很自然,同時有必要以各種方式去回應愛情弟兄的要求,有必要分享快樂、分擔痛苦、僅有的財富、自己的靈修經驗。我們催迫自己這樣做,因為在每件事情之前,我們之間要保持互愛。」
盧嘉勒繼續分享:「一天,在第一個普世博愛運動的中心,我們從衣櫃中把我們少許與陳舊的物件堆在房間的中央,然後給予每人用得著的東西,其他剩餘的我們給了窮人。我們又共用我們的工資和我們擁有的;或將會得到的一切大大小小的財物;甚至也準備好共享我們靈修的財富…… 。成聖的共同意願就是建議唯獨選擇天主,把任何一個目標放在次要的位置,但當然不可排除祂為我們設想的那種聖德。」
她又補充:「然後,由於我們每個人的缺點,或近人的缺點自然令我們感到困難,而我們決定不去挑別人的刺,而忘記自己的大樑,不用人性的眼光去看待,那麼忘記得一乾二淨,可以寬恕一切。我們感到有必要互相諒解,學習天主的寬仁。我們建議在我們中間採用一種特殊寬仁的誓盟,即是每天早上起來,彼此以『新人』看待,絕不被那些毛病左右。」
節錄自方安泰與單米高《一個由福音誕生的民族·盧嘉勒著“衍生一種靈修”》聖保祿出版社,2003年,第19-20頁

意大利托斯卡拿文化協會推廣歷史計劃之『民族之間的和諧』2006年已成立『舞蹈-實驗-和諧』的組織。今年首次在聖地演出。
[全部資料]
緬甸的成員在海拔1400米的Taungyy山上,舉行瑪利亞之城。雖然要長途跋涉,但到達目的地後,大家流露出喜悅的心情,重新發現彼此是弟兄,即使大家是如此的不相同。
[全部資料]
本月的生活聖言勸勉我們要主動修和,跨越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隔閡,不再存在偏見,不會自我封閉。
[全部資料]
世界各地有很多人停留在擁擠的城市街道上,留意到一小群帶著微笑的孩子正在派發小耶穌的小雕像。
[全部資料]
秘魯利馬(Lima)郊區的一家照顧流浪兒童的機構,加入共融經濟計畫,並受到「團結支柱」組織(Solidarpole)和盧森堡「合一世界行動組織」的援助。
[全部資料]
原住calchaquíes族後裔的婦女從普世博愛運動的靈修精神獲得力量克服重男輕女的傳統,成為紡織的企業家,成立Tinku Kamayu合作社(意思是一起團結工作),既能令她們重獲尊嚴,又能重振古老的手工業。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