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年的生活在黎巴嫩來準備新青節
意大利女青年麗莎在黎巴嫩一年時間的見證。她消除偏見,深深渴求自己能向其他文化開放,甚至愛上了這種文化。一個無疆界的世界是一種需求。
盧嘉勒隨著時間所提倡的基於合一的靈修,即「願眾人合而為一!」(若17:31),很快已被界定為一種『集體』靈修,或更好說『共融』靈修。它細分爲12個基本要點,一環扣一環,緊密相連。
1.天主是愛
2.天主的旨意
3.聖言
4.弟兄
5.互愛
6.耶穌聖體
7.合一
8.被捨棄的耶穌
9.聖母瑪利亞
10. 教會
11.天主聖神
12. 耶穌在中間
為盧嘉勒而言,合一靈修的每一個要點絕不是簡潔陳述腦海中深思熟慮的一個計畫;或一個反思;或靈修神學的一個論說,相反,合一靈修要求馬上確切落實在具體的生活上。在教會的歷史上,無論個人或團體,都曾出現無數光輝的表率,如聖人聖女等,但總是突出一個特點,就是以個人的方式邁向天主。當然,即使是合一靈修也具有這種個人的經驗,即個人與天主,在天主內建立的獨特和不可代替的關係。然而,由天主聖神賜予盧嘉勒的合一神恩的靈修,再加上那份不可或缺的個人靈修的經驗,尤其突出基督徒生活那份共融的幅度,這絕對不是一份新意,因為福音主要就是共融的精神。過去也有些經驗強調邁向天主的道路上的集體層面,尤其是那些以愛為生活基礎的靈修,聖巴西略和他的團體就是很好的例子。
盧嘉勒帶出的靈修有其獨特的共融方式走向天主,就是在基督内合而爲一,按若望福音:「父啊!願他們在我們内合而為一,就如你在我內,我在你內。」(若:17:21)這句话成為盧嘉勒的生活方式。
針對我們這個時代,當代的神學家主張一種共融的靈修,並且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也重新作出呼籲。例如:拉尼爾(Karl Rahner)就談到教會未來的靈修,他認為:「在與弟兄的共融內可以體驗與天主聖神基本的經驗。」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側重教會身為基督的奧體,天主的子民在天主聖三的愛內維繫相聚。教會的聖師聖女大德蘭談到『內在的城堡』。而合一的靈修的貢獻就是也建立『外在的城堡』,裏面的每一個部份都有基督的臨在和光照。
意大利女青年麗莎在黎巴嫩一年時間的見證。她消除偏見,深深渴求自己能向其他文化開放,甚至愛上了這種文化。一個無疆界的世界是一種需求。
居住在意大利南部一對夫婦的一項原創計畫,為許多人建立了一粒共融的種子,甚至遠達至北部的特倫托(Trent)。你可能會說:「小即是美」。
[全部資料]在約旦一個監獄與一位被愛所「釋放」的囚犯共渡復活節。
[全部資料]在他去世30天之際,我們懷念這位偉人既是父親,又是議員代表兼核心成員。他在政治界內外的喧囂聲,能夠見證他所相信並為之而奮鬥終生的價值觀。
[全部資料]合一文化之都巴勒莫倡議弟兄情誼的計畫落下帷幕。活動由300個年輕人發起,傅瑪利、岑浩思、洛雷費切總主教、上智大學學院(IUS)的學生和綠新青樂隊出席了活動。
[全部資料]「合一世界週」剛結束,普世博愛運動的青年和青少年所作出的行動,都標誌著人類的和平與合一。耶穌向天父的合一祈求不是一個烏托邦。盧嘉勒於1961年的講題上解釋得很清楚。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