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麥隆:『新福傳』學校
學校位於阿庫姆(Akum),與尼日利亞接壤,操英語的喀麥隆境內。整個村子發現福音真是言而有信。
[全部資料]但生命不可重複,更不能擁有三個,四個生命。也不可能成為千面人,在家庭,工作或堂區,體育運動場所,學校或大學中持有不同的生活態度。
『合一的文化』源自『合一的神恩』,即本著福音的啟迪,引領參與者達致充份實現其人性潛能的境界。這種一致性的生活模式必然地在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中帶來影響。
1968年盧嘉勒這樣寫:「愛就是光,正如光照射著一滴水,會折射出彩虹七個顏色,色彩繽紛。
所有顏色都是一道光,能反映出無限的層次色調。正如彩虹有七個顏色:紅、橙、黃、綠、藍、靛、紫。
耶穌在我們內愛情的生活也具備不同的色彩,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各具特色。」例如:
「愛是共融,帶來共融的結果。
耶穌在我們內,由於是愛,於是產生共融。
愛不會自我封閉,相反必然地從內向外散播。
耶穌是愛,祂在我們內就是散播的愛。
愛能提升心靈。
耶穌在我們內把我們的心靈提升到天主前,即是祈禱生活。
愛可以治癒。
耶穌是我們心靈的愛,我們靈魂的健康。
愛集合人們相聚。
耶穌在我們內,由於是愛而團聚眾心靈。
愛是智慧的泉源。
耶穌在我們內,祂是愛並光照我們。
愛把衆人合而爲一。
耶穌在我們內令我們融合為一。
這些就是我們應該落實的愛的主要七種表達方式。七也代表一個無窮無盡的數字。」
節錄自盧嘉勒《集體靈修——財物共通與見證》1998年新青修生期刊第2期第35—42頁
學校位於阿庫姆(Akum),與尼日利亞接壤,操英語的喀麥隆境內。整個村子發現福音真是言而有信。
[全部資料]《Wall Street》期刊訪問德蘭•剛頌(Teresa Ganzon),她是邦高卡巴因(BangkoKabayan)農業銀行的總裁,一家為服務天主的菲律賓銀行,按共融經濟的理念來經營。
[全部資料]在泰國生活20年的路易基.畢托爾(Luigi Butor),目前在越南普世博愛運動中心生活。他重新詮釋泰國僧侶Phra Mahathongrattanathavorn又稱仁光法師(Luce Ardente)的經歷,仁光法師曾與盧嘉勒相遇。2008年,他在盧嘉勒的葬禮中曾表示:「盧嘉勒也是屬於我們的。」以下是路易基.畢托爾的分享。
[全部資料]以「另類世界是可行的」為題的論壇共二萬五千人參加,他們來自125個國家,都是從事爭取人權、移民與衝突的工作、保護生態環境、金融經濟合作、公民意識等,從中介紹了普世博愛運動所作善舉的試驗場。
[全部資料]在慶祝即將來臨第十一屆照料受造節祈禱日,我們為您刊登普世博愛運動創辦人盧嘉勒於1987年1月22日所發表對天主和萬物有全新認知的文章。
[全部資料]由上智-拉美學術中心(拉美及加勒比地區的ALC)所發起的倡議,讓80個大學生再次相聚,其宗旨是在各學科中發展手足情誼的範例。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