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烏干達的消息:重建國家
按福音精神的社會生活來培育的團體,懂得開放自己去回應許多同胞的需要。以下是烏干達古魯(Gulu)和伊班達(Ibanda)兩個城市的團體的分享。
[全部資料]
盧嘉勒寫道:「在所有聖言中,特别明顯的是那些按我們神恩所側重的,尤其是有關以福音精神去愛每一個近人的那些聖言,而不僅是窮人。我們讀到福音中耶穌曾說:『幾時你們為我最小的一個弟兄所作的,就是對我做的!』(瑪25:40)意思是指所有人。於是我們昔日愛近人的態度和對近人的陳舊概念不攻而破!假如基督以某種形式臨在所有人身上,那麼就不能有所歧視,不可以有喜好偏愛。於是把人們類分的人性概念都煙消雲散,同胞或外族;年輕的或年老的;漂亮的或醜陋的;討厭的或可愛的;富裕的或貧窮的,每人背後就是基督,基督臨在每個人身上。每個弟兄切切實實是『另一位基督』,假如他的靈魂充滿恩寵。又或者某人仍然遠離基督,然而他同樣是『另一位基督』,是一位在進展中的基督。」
盧嘉勒繼續:「這樣的生活令我們發覺,近人是我們到達天主的途徑。甚至可以說,弟兄猶如一道拱門,有必要經過它來與天主相遇。從運動起初的日子開始,我們已有這份體驗。經過整天不斷去愛弟兄,到了晚上,晚禱時或收斂心神之際,能够找到與天主何等深厚的契合!誰給予我們那份慰藉?內心那份如此煥然一新,來自上天的撫慰?不就是基督在履行祂在福音中的應許嗎?『你們給,就會給你們。』(路6:38)我們整天在弟兄身上去愛祂,那麼,現在是祂來愛我們。這份內心的恩賜為我們帶來莫大裨益!這些都是靈修生活初步階段所獲得的經驗,體驗到並非來自世間的那個國度的現實。於是,我們在這條由天主聖神給我們顯示的非凡途徑上行走,愛弟兄就成為我們靈修一個嶄新的重點。」

按福音精神的社會生活來培育的團體,懂得開放自己去回應許多同胞的需要。以下是烏干達古魯(Gulu)和伊班達(Ibanda)兩個城市的團體的分享。
[全部資料]
22歲的約翰斯頓.杜巴(Johnstone)年紀輕輕就得到長輩的信任。他持續不斷促進修和,透過學校的工作和舉辦足球活動解決了部族之間根深蒂固的衝突。
[全部資料]
安德•奇卡雷(Andrew Cicarè)10歲時就患上一種侵襲性疾病。他在3年的時間裡從不停止微笑,得到意大利馬切拉塔(Macerata)阿皮尼亞諾(Appignano)團體的支持。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