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波里的經驗:財富不懂得自作主張
普世博愛運動的青年——新青在生活上實踐財物共通。國家的危機和不穩定的情況正打擊他們,但他們卻按自己的理念作出英勇的選擇。
[全部資料]普世博愛運動猶如一個民族,有它本身的歷史、計劃、架構和組成部份。運動的核心正如人體裡心臟的功能,是整個身體的中樞器官。
普世博愛運動的核心就是使運動誕生的男女核心成員。運動的創辦人盧嘉勒在不同場合上界定核心成員為『愛主愛人的火焰的守護者』。男女核心成員過著團體生活,分別居住在普世博愛運動的男中心和女中心。他們捨棄「父親、母親、子女與田地……」去跟隨天主,並完全委身於運動,隨時願意到世界各地運動有需要的地方去服務。普世博愛運動中心的核心成員中也包括已婚成員,按他們身份情況的可能性,他們被召叫完全奉獻給天主,與守貞的成員享有平等的尊嚴,卻保留他們身份與應有的義務和職責。
在一個完全是平信徒性質的運動中,不可能缺乏那些反映這個特色的聖召。那些過奉獻生活的男女核心成員也具有平信徒的身份,他們在社會上工作,在世俗的環境中生活。此外,男女志願成員就是那些被召叫邁向聖德的男女,他們致力按福音的精神以自己的生活見證,來振作與革新社會的架構,包括家庭、工作、政治等範疇。
普世博愛運動積極活躍的一群就是新青,他們是以福音革新生活的青年,也包括青少年和兒童。盧嘉勒從不猶豫全面地把合一理想交托給他們,鼓勵他們作出徹底的回應。
運動在特倫托一開始,就有不同修會的會士與修女參與,既有過默觀生活的;也是那些在世俗傳教的。這些源自不同神恩的修會有歷史悠久的也有新近成立的,他們接受和吸收合一靈修的精神,進而對自己的會祖有一份全新的發現,因而在各自隸屬的團體内成為合一的工具,並往往帶來革新的精神。
同樣,教區的神父、執事和修生們從普世博愛運動的靈修中汲取精華,他們以不同的方式推廣合一靈修。盧嘉勒稱他們為那些爲人人服務的人,並以福音中耶穌為門徒洗腳的事跡作爲他們鐸職的榜樣。
1977年,某些主教們也被共融的靈修所吸引,他們展開了新的靈修歷程,致力與教宗和在彼此之間及與其他主教們一起實現『普世主教集體性的實效和增進感情』。這也是梵二的祝願和歷任教宗的勸諭。
普世博愛運動的青年——新青在生活上實踐財物共通。國家的危機和不穩定的情況正打擊他們,但他們卻按自己的理念作出英勇的選擇。
[全部資料]怎樣面對突如其來與沒有解答的痛苦?安東尼奧有能力跨越,找到落實福音的意義。
[全部資料]一位印度的教授在日常互助互愛的具體行動中面對季風、寒冷天氣、抑鬱症和貧窮。
[全部資料]在等待一連串的停火之際,我們聽到大馬士革馬龍派(Maronite)總主教薩米爾·納撒(Samir Nassar)的講話。他一直與敘利亞普世博愛運動團體保持親密接觸。他分享了自己的希望和擔憂。
[全部資料]8月24日,意大利中部的地震造成300人死亡。坡美齊亞(Pomezia)地區14歲的艾莉莎· 卡芬妮(Elisa Cafini)和8歲的嘉比爾肋·帕提斯(Gabriele Pratesi)與他們的祖父母在家鄉皮斯卡拉省(Pescara)唐托(Tronto)被活埋。他們的親友悼念他們。
[全部資料]一位懂得以弟兄為中心點的科學家(生於1932年2月20日,卒於2016年7月31日)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