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世博愛運動的女青年要告訴我們什麼呢?
誰沒有受過苦?重要的是懂得如何面對痛苦。以下是來自不同國家、文化和宗教背景的普世博愛運動的女青年的見證。
[全部資料]普世博愛運動猶如一個民族,有它本身的歷史、計劃、架構和組成部份。運動的核心正如人體裡心臟的功能,是整個身體的中樞器官。

在一個完全是平信徒性質的運動中,不可能缺乏那些反映這個特色的聖召。那些過奉獻生

運動在特倫托一開始,就有不同修會的會士與修女參與,既有過默觀生活的;也是那些在世俗傳教的。這些源自不同神恩的修會有歷史悠久的也有新近成立的,他們接受和吸收合一靈修的精神,進而對自己的會祖有一份全新的發現,因而在各自隸屬的團體内成為合一的工具,並往往帶來革新的精神。
同樣,教區的神父、執事和修生們從普世博愛運動的靈修中汲取精華,他們以不同的方式推廣合一靈修。盧嘉勒稱他們為那些
1977年,某些主教們也被共融的靈修所吸引,他們展開了新的靈修歷程,致力與教宗和在彼此之間及與其他主教們一起實現『普世主教集體性的實效和增進感情』。這也是梵二的祝願和歷任教宗的勸諭。

誰沒有受過苦?重要的是懂得如何面對痛苦。以下是來自不同國家、文化和宗教背景的普世博愛運動的女青年的見證。
[全部資料]
發現天主是愛改變了菲奧雷拉(Fiorella)和安德烈(Andrea)的生活。他們和家人從意大利移居到洪都拉斯,在那裡生活了8年.他們協助在當地剛開始成立的普世博愛運動團體。
[全部資料]
一群普世博愛運動的第三代新青,從羅馬尼亞前往克羅埃西亞途中發生巴士意外,他們在痛苦中發現天主的愛。
[全部資料]
與普世博愛運動創始人肩並肩度過一生(生於1925年2月19日,卒於2016年12月21日)
[全部資料]
神學家傅理斯(Pasquale Foresi 1929-2015)談到今天有關基督徒服從的美德,發現耶穌的母親瑪利亞那份服從是天主的人的榜樣。
[全部資料]
普世博愛運動的小城在曼市(Man)兩場戰爭之間孜孜不倦地耕耘。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