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蓬:一個為他人生活的家庭
剛果籍的珍妮和奧古斯丁三年前搬到加蓬,為那裡的普世博愛運動團體服務。團體面對社會文化的快速突變,緩慢地發展起來。以下是夫婦的經驗。
[全部資料]普世博愛運動的核心成員:為合一而奉獻一生
普世博愛運動的核心成員顧名思義就是運動的核心,他們生活在普世博愛運動(Focolare)中心,(譯者按:意大利語Focolare是指火爐)一個平信徒的團體,組成普世博愛運動的所有實情的核心。他們致力保持普世博愛運動中心的愛火旺盛不熄。
男女核心成員都有自己的專業或工作,他們在團體内生活財物共通。他們愛慕天主,向天主奉獻一生,並確信祂的愛。核心成員為跟隨天主,離開他們的父母、親人、家鄉,為致力實現耶穌的祈禱:「願眾人合而為一」。
到處都能看到他們的蹤影,他們中有人在聯合國內工作;又或者在照顧病人;或在大都市周邊幫助窮人;或在工廠、在『最前綫』的領域、高樓大廈、貧民窟、鄉村、首都不等。按福音的這句話「那裡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相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核心成員希望保有耶穌親臨在他們中間。
這種與天主契合的經驗是他們建立和平橋樑的動力,在黑暗中燃點希望的明燈;以愛來回應暴力。每一種分裂,每一種隔閡都猶如磁鐵一樣吸引著他們,恰恰是這些境況正急切需要合一,他們需要爲此付出自己。
全球83個國家已建立起742個普世博愛運動中心,一共有7160位男女核心成員來自不同國籍、種族與宗教信仰。
從盧嘉勒在《現代引人入勝的理想》的文章中的描述,可以令人聯想起核心成員的生活:「現代引人入勝的理想,躋身於人群中卻可以默觀高超的生活……。我想多說一句,讓自己消失在人群中,為給他們帶來神聖的氣息,令他們能參與天主在人類身上的計畫,在人群身上投下絢麗的光亮,但同時與近人分擔他們的恥辱、饑餓、打擊、短暫的歡樂。」
某些男核心成員為服務普世博愛運動而晉升為神父。
這種愛火也感染已婚人士,他們忠於自己已婚的身份,並徹底選擇生活福音,而同時身為普世博愛運動的核心成員。第一位已婚的核心成員是左丹尼(Igino Giordani)又名Foco。
當夫婦二人都分享核心成員同一的生活,他們便建立起家庭式的普世博愛運動中心,按家庭本身的狀況,夫婦隨時做好準備,為運動的需要而搬遷到世界上任何一處,他們的臨在將有助於其他地方建設合一的根基。
普世博愛運動核心成員的生活要求徹底的奉獻精神,也不會缺少困難與失敗,但對核心成員而言,這些困難與失敗猶如他們的原材料,從而能對天主說,他們在合一的努力上,天主就是一切,而他們是虛無。可是有天主同在,一切都能成就。
核心成員的聖召和生活源自普世博愛運動的創辦人盧嘉勒,她這樣界定普世博愛運動中心的生活:「……它是納匝肋聖家的肖像,就是在世俗中過共同生活,成員中有守貞的,也有已婚人士,即使他們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然而大家都是完全奉獻給天主。」
剛果籍的珍妮和奧古斯丁三年前搬到加蓬,為那裡的普世博愛運動團體服務。團體面對社會文化的快速突變,緩慢地發展起來。以下是夫婦的經驗。
[全部資料]今天奉獻生活的一個例證。一位路德宗的女青年在天主教的環境中綻放出她的聖召,她獻身於天主見證了基督徒之間的合一是可行的。
[全部資料]安德莉雅娜(Adriana)和薩瓦多萊(Salvatore)結婚已35年,育有三個子女。他們分享了一些個人變遷的經歷——讓他們體會到屬於夫婦之間那份『天主具體的愛』的經驗。
[全部資料]他是一位男核心成員兼法官,是文化界的巨擘。我們在此紀念他離世一個月。
[全部資料]傅理斯神父(1929-2015)是普世博愛運動的共同創辦人兼神學家。他所寫的這篇文章幫助我們默觀天主降生成人,透過死而復活的奧蹟使教會誕生。
[全部資料]因當地主教的要求,普世博愛運動三位核心成員在小喜馬拉雅山開設了一個「中心」,接受挑戰,通過自己的生活把福音之光帶到那片肥沃的山地。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