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律賓:社會媒體支持和平
一位年輕的媒體工作者講述如何面對震驚全國的悲劇事件。
[全部資料]普世博愛運動猶如一個民族,有它本身的歷史、計劃、架構和組成部份。運動的核心正如人體裡心臟的功能,是整個身體的中樞器官。

在一個完全是平信徒性質的運動中,不可能缺乏那些反映這個特色的聖召。那些過奉獻生

運動在特倫托一開始,就有不同修會的會士與修女參與,既有過默觀生活的;也是那些在世俗傳教的。這些源自不同神恩的修會有歷史悠久的也有新近成立的,他們接受和吸收合一靈修的精神,進而對自己的會祖有一份全新的發現,因而在各自隸屬的團體内成為合一的工具,並往往帶來革新的精神。
同樣,教區的神父、執事和修生們從普世博愛運動的靈修中汲取精華,他們以不同的方式推廣合一靈修。盧嘉勒稱他們為那些
1977年,某些主教們也被共融的靈修所吸引,他們展開了新的靈修歷程,致力與教宗和在彼此之間及與其他主教們一起實現『普世主教集體性的實效和增進感情』。這也是梵二的祝願和歷任教宗的勸諭。

一位年輕的媒體工作者講述如何面對震驚全國的悲劇事件。
[全部資料]
剛果籍的珍妮和奧古斯丁三年前搬到加蓬,為那裡的普世博愛運動團體服務。團體面對社會文化的快速突變,緩慢地發展起來。以下是夫婦的經驗。
[全部資料]
今天奉獻生活的一個例證。一位路德宗的女青年在天主教的環境中綻放出她的聖召,她獻身於天主見證了基督徒之間的合一是可行的。
[全部資料]
麗奧波妲·布拉茜(Leopolda Blasi)是布宜諾艾利斯無原罪始胎孝女會修女,一位有文化修養的女性,了不起的教育家。她和盧嘉勒的關係成了不同修會中度奉獻生活女性之間合一的種子。
[全部資料]
意大利的一位醫生認識了從非洲坐船漂泊到意大利罹患重病的難民——穆罕默廸(Mohamed),並與妻子和兩個孩子收留了他。一個愛的經歷比死亡來得強烈。
[全部資料]
教宗方濟各向1200位來自54個國家參與「共融經濟」計劃的企業家、青年與學者送上三個祝願與勸勉,說:「一個能孕育生命的經濟是因為懂得分享,也包括窮人,運用利潤來營造共融。」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