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研究、義務和……笑容
一位巴拉圭醫藥界女學生努力在學習之餘,也幫助其他人,卻不會忽略靈性的精神。
[全部資料]普世博愛運動猶如一個民族,有它本身的歷史、計劃、架構和組成部份。運動的核心正如人體裡心臟的功能,是整個身體的中樞器官。
普世博愛運動的核心就是使運動誕生的男女核心成員。運動的創辦人盧嘉勒在不同場合上界定核心成員為『愛主愛人的火焰的守護者』。男女核心成員過著團體生活,分別居住在普世博愛運動的男中心和女中心。他們捨棄「父親、母親、子女與田地……」去跟隨天主,並完全委身於運動,隨時願意到世界各地運動有需要的地方去服務。普世博愛運動中心的核心成員中也包括已婚成員,按他們身份情況的可能性,他們被召叫完全奉獻給天主,與守貞的成員享有平等的尊嚴,卻保留他們身份與應有的義務和職責。
在一個完全是平信徒性質的運動中,不可能缺乏那些反映這個特色的聖召。那些過奉獻生活的男女核心成員也具有平信徒的身份,他們在社會上工作,在世俗的環境中生活。此外,男女志願成員就是那些被召叫邁向聖德的男女,他們致力按福音的精神以自己的生活見證,來振作與革新社會的架構,包括家庭、工作、政治等範疇。
普世博愛運動積極活躍的一群就是新青,他們是以福音革新生活的青年,也包括青少年和兒童。盧嘉勒從不猶豫全面地把合一理想交托給他們,鼓勵他們作出徹底的回應。
運動在特倫托一開始,就有不同修會的會士與修女參與,既有過默觀生活的;也是那些在世俗傳教的。這些源自不同神恩的修會有歷史悠久的也有新近成立的,他們接受和吸收合一靈修的精神,進而對自己的會祖有一份全新的發現,因而在各自隸屬的團體内成為合一的工具,並往往帶來革新的精神。
同樣,教區的神父、執事和修生們從普世博愛運動的靈修中汲取精華,他們以不同的方式推廣合一靈修。盧嘉勒稱他們為那些爲人人服務的人,並以福音中耶穌為門徒洗腳的事跡作爲他們鐸職的榜樣。
1977年,某些主教們也被共融的靈修所吸引,他們展開了新的靈修歷程,致力與教宗和在彼此之間及與其他主教們一起實現『普世主教集體性的實效和增進感情』。這也是梵二的祝願和歷任教宗的勸諭。
一位巴拉圭醫藥界女學生努力在學習之餘,也幫助其他人,卻不會忽略靈性的精神。
[全部資料]一位巴西青年在電視節目TV2000上的見證。她講述有關希望生活普世手足情的渴求及她發現了一個具有普世性的大家庭,即是她獻身侍主的團體。
[全部資料]意大利卡利亞里(Cagliari)的費楠度(Fernando)與妻子瑪麗婭(Maria)在通向死亡的漆黑世界中體驗到光亮,跨越聞風已喪膽的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Sclerosi Laterale Amiotrofica (SLA))。
[全部資料]「冒險之旅,你在當下正在尋找甚麼?」約一千名拉丁美洲的青年人被這個主題所吸引,因而參加了在麗雅瑪利亞之城(Mariapolis Lia)舉行的2016年青年節。
[全部資料]1993年5月,德國亞琛(Aachen)教區主教因重病而進行手術。在長期療養後,他談到那段日子仿如發現到可以用一種新的眼光看人和受造界。
[全部資料]卡羅·格索利亞(Carlo Grisolia)和阿爾伯托·米凱洛蒂(Alberto Michelotti)的真福列品程序於2008年9月25日在熱那亞啟動。這兩位普世博愛運動青年終生致力於用一種徹底的方式一起去生活福音。
[全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