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會長方樂德首次探訪墨西哥
4去發現墨西哥豐富的文化、參觀『鑽石』永久瑪利亞之城是進入墨西哥文化、歷史、藝術與宗教生活的初步。
[全部資料]自50年代起,一些教區神父被普世博愛運動以互愛誡命為基礎而衍生的合一精神所吸引。他們從中找到聖神對於教會内那股蔓延著的更新『浪潮』的回應,也是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重心點。
參與普世博愛運動的司鐸並不會因此忽略教區的生活,相反,更能在教區的日常事務工作中獲得激勵,他們提倡並增進教區成員之間的合一精神,首先是教區司鐸團與主教的意見一致,並以開放的胸懷展開全方位的對談。
被釘和被捨棄的耶穌是合一靈修的要點之一,司鐸們藉此找到執行他們鐸職的準繩和途徑,即純正的服務精神,為所有人付出生命。事實上,被捨棄的耶穌是至高的『司鐸』,祂孕育了教會,令教會成為『共融的家和學習共融的地方』,宛如整個人類手足情誼的酵母。
1964年,在羅馬成立首個『司鐸與執事核心成員的普世博愛運動中心』。目前全球已有逾200個這樣的中心,由教區司鐸和終身執事所組成,他們致力實現耶穌向天父祈求的合一(參閱若17),生活神貧、貞潔和服從的精神。每當情況允許,他們走在一起度團體的生活。在任何情況下,他們在鐸職生活中見證他們之間所建立起那份深厚的手足情誼。
另外,還有『司鐸與執事志願成員』的形式,他們在這些『核心』小組中定期見面,致力在教會內的各類架構和在牧靈工作的不同範疇上激發合一的精神,從福傳到見證仁愛;從禮儀到家庭與青年牧靈等。
1968年,盧嘉勒在修生中發起『新青修生運動』(司鐸的新一代),目前在五大洲約400個修院都有新青修生的成員。他們切願把天主放在生命首位,因而產生也挽救不少聖召。互愛有助於對司鐸獨身生活的意義獲得新的啟迪,效法耶穌的生活,令人類成為一個大家庭。
在這些司鐸與新青修生的身邊衍生『司鐸運動』,目前約有兩萬名神父,甚至包括不同基督教宗派的牧師和長老參與,他們切願分享運動的精神與生活。司鐸運動爲其他司鐸、執事和修生主辦聚會、提供交流、共融和培育的機會,渴望與他們一起在教會生活上的各個層面反映出福音互愛的『亮光』。
於是在教區與堂區誕生一些小團體,致力效法初期基督徒團體的風範。由於這份精神的傳播,結果盧嘉勒成立了『堂區運動』和『教區運動』的分支。
在意大利佛羅倫薩盧比亞諾國際福音小城建立了一個國際性靈修中心,歡迎司鐸、終身執事和修生到來生活一段時間,一年或半年不等,只要獲得自己的主教同意即可,他們渴望從中體驗一種『生活化的學習』,既有工作的時間,又會有其他時刻以加深認識合一的靈修和這種精神在個人、社會與教會各層面的具體生活。
運動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歐洲的福音小城中,也設有提供類似培育計畫的靈修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絡
司鐸與執事核心成員國際中心
電子郵址: centro.sac.foc@focolare.org
司鐸與執事志願成員國際中心
電子郵址: centrosacvo@focolare.org
新青修生運動
電子郵址: gens@focolare.org
司鐸運動
電子郵址: movimento.sacerdotale@focolare.org
去發現墨西哥豐富的文化、參觀『鑽石』永久瑪利亞之城是進入墨西哥文化、歷史、藝術與宗教生活的初步。
[全部資料]在意大利帕爾馬(Parma)正結束為普世博愛運動神父核心成員達里奧•波爾塔神父(Dario Porta)進行教區階段的封聖列品程序。他於1996年去世,身後留下一道德表光芒。
[全部資料]9月19日,札特拉神父(don Zattera)與世長辭。他是第一認識普世博愛運動精神的巴西人。我們借助那些很熟悉他的人所做的見證重整他漫長的生平,收集了他寫信箋的片段。
[全部資料]